陈长史没有丞相的名头,做得却是大梁丞相应该做的差事。
所有奏折,都得先经过陈长史这一关,由陈长史筛选出重要的奏折呈到御前。不太要紧的小事,根本到不了天子眼前,陈长史可以直接处置。
便是要紧的大事,女帝陛下也会和陈长史商议。还有一个王中书令,晚上回丞相府,隔日一早就能带着合适的“建议”进宫来。
如此一来,王丞相这个真正的大梁丞相,倒被陈长史压了一头。
皇上对陈长史的信任,犹胜过当年的太康帝对王丞相的倚重。等王丞相彻底退出朝堂,丞相之位就是陈长史的。
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也是张尚书不甘不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五品的王府长史,放在以前,只有低头巴结讨好朝堂六部尚书的份。现在倒是一跃而起,跃到了他们的头顶。这在官场上,何止是连升几级,简直就是平步青云。
别人服不服的不知道,反正张尚书心里不服气。
陈长史不知道张尚书在想什么,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他仔细地看了名单,心中便有数了,将名单又给了王瑾:“王中书令也看看。”
王瑾应一声,接了名单,看完后直截了当地说道:“名单上一共有五十三人,别人都还算妥当,有两人不合适。”
“卓跃是举人出身,做过几任县令。现在去豫州,补做郡守。这不合规矩。要么换人,要么降至县令。”
“还有这个沈知,原本在任上犯过错,被罢免了官职。也不该在名单之列。”
不愧是王丞相的爱子,对原本的丞相党官员如数家珍。
卓某和沈某投靠张尚书,自然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前程。豫州不是什么好地方,对他们来说却也足够好了。
张尚书也不是好惹的,张口便应了回去:“皇上用人不拘一格,南阳郡有一位蔡县令,不过是秀才出身,照样做了县令。后来才考了举人。还有平州的卢刺史,原本是罪臣,按着朝堂规矩,永不该再起用。当年皇上还是郡主的时候,一力推举卢琮,卢琮先做郡守,后来做刺史。短短几年,便将平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臣选人的时候,便也有学有样,胆子大了些。”
“如果皇上坚持不允,臣回去再换两个合适的人选就是。”
陈长史面色不愉。
王瑾皱了眉头。
张尚书是有备而来。这两个人选,就是比照着蔡县令和卢刺史选出来的。皇上不同意,那请问蔡县令和卢刺史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