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花样,只讲良心。一个烧饼,香得要靠传承。”
我尝了一口他手里的烧饼,酥香中竟有淡淡酒味,他说那是老酒面发出来的。
我写下:
“蚌埠的味道,不在菜单上,
它藏在时光与火候之间,讲究得像一位沉默的老人,
说话不多,却句句在理。”
四、怀远石榴镇:一颗果的深情守候
我继续向西北,到了怀远县,那里是远近闻名的“石榴之乡”。
初夏时节,石榴尚未红透,但枝头已饱满。一位果农指着枝头跟我说:“它跟人一样,不急,要懂得沉得住气。”
果园尽头有座小庙,庙中供奉土地神。香火虽不旺盛,但几位老农每天都会来上香,祈求风调雨顺。
我写下:
“蚌埠的果,不以甜取胜,
她以慢、以耐、以厚积薄发,为自己积攒丰盈的底气。”
五、蚌埠博物馆:瓷与铜的江淮印记
在旅程的最后一日,我前往蚌埠博物馆。
展厅内陈列着汉代陶俑、宋代瓷器,还有从淮河出土的古铜镜。展柜下是一张张考古简图,写着那些在地下沉睡千年的物件,从故土里苏醒,为今人解谜。
我站在一面古镜前,镜中映着我,也映着这个城市。
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说:“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觉得,城市是在不停长大,其实它也是在不断回望。”
我写下:
“蚌埠的文化,不是包在金丝锦缎里,
而是埋在泥土中,被人一铲一铲挖出来,
再交给下一个人接着守。”
六、桥与湖之间·地图落笔·下一站淮南
五天的蚌埠之行,我从铁路桥下走到湖心亭前,从老镇烧饼吃到石榴果实,从瓷片碎痕读到城市年轮。这座城市像一位不争的中年人,表面朴素,其实深情款款。
她不以高楼取胜,却在一片湖水与一道桥梁之间,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文明篇章。
我摊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淮河之北、铁路交汇、江淮文化折返点郑重落笔:
“第186章,蚌埠已记。
她是一座桥,也是一座湖;
是一列列火车远行的开始,
也是一杯湖水沉淀过往的镜。”
下一站,是淮南。
我要继续向东南行走,进入另一座因矿而兴、因能而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