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解了围,更将“难题”抛给了自己。
他看着迎春温顺却带着一丝狡黠笑意的脸庞,心中暗暗赞许:好一个四两拨千斤!
面对众姐妹灼灼的目光和黛玉那悄悄探询的眼神,贾玌知道今日这诗怕是躲不过去了。
他略一沉吟,目光扫过众人期待的脸庞,唇角勾起一抹浅淡却意味深长的笑意。
“诸位妹妹如此盛情,倒叫我却之不恭了。” 他声音沉稳,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只是,若让我一人独作一首,未免无趣,也显得我这‘评判’失了公允。”
他顿了顿,迎着众人疑惑又更感兴趣的眼神,缓缓道:
“不若这样。我心中偶得两句残诗,尚不成篇,意境也颇显粗陋。不如我便将这两句抛出来,权当‘抛砖引玉’,请诸位才女妹妹们出手,补全前句,凑成一首整诗。如何?”
这个提议出乎意料,却又别开生面!
“哦?二哥竟有残句?”探春眼睛一亮,兴趣大增,“是何残句?快快说来!”
史湘云也兴奋起来:“有趣有趣!这法子好!二哥快说,我们定能给你补得漂漂亮亮!”
薛宝钗、迎春、惜春,连同林黛玉,眼中都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不再是单纯的考校,而是一场才思的互动与较量,更能一窥这位国公爷心中所思所想。
贾玌见成功勾起了她们的兴致,便不再多言。
他站起身,玄色衣袍在秋风中微微拂动,身姿挺拔如松。
他负手踱步至水榭栏杆边,目光投向远处秋水长天相接之处,仿佛在眺望无尽的疆域与时光。
片刻后,他缓缓转过身,深邃的眼眸扫过亭中诸位才情横溢的姐妹,最终,沉稳而清晰的声音在藕香榭中响起:
“——封...公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两句诗,如同两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心!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复的意象。
字字平实,却字字千钧!
一股磅礴浩荡、视功名如尘土、唯愿天下安宁的雄浑气魄与赤子情怀,扑面而来!
刹那间,藕香榭内一片寂静。
方才所有的笑声、打趣、期待,都在这两句诗面前沉寂下来。
史湘云张大了嘴巴,忘了说话。
探春眼中精光爆闪,满是震撼与激赏。
薛宝钗温婉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化为深深的动容与敬意。
迎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