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就六十岁了,满脸沧桑,但精神头还好。
李月娘和陶青梨站在后边,看着府里这么多人害怕。虽然听说凤娘进宫做了娘娘,但这儿就和皇宫差不多。
李月娘回头看看左芸娘,不熟,但看左芸娘现在也不一般。
李月娘想起太婆交代的话,姑奶奶不一定靠娘家,她只要有本事,多得是人去投奔,又能干又能说。陶家不可能仗着是娘家就要怎么怎么样,就算乡下和娘家闹翻的也不是没有。何况闹翻了有什么好处?
陶青梨盯着凤娘看,她爹还指望她将来也当个娘娘,和凤娘一比她觉得当丫鬟都不够资格。凤娘身边那些丫鬟都很好看。
温氏有很多话,没开口。
陶淑娥先扶着老娘进屋。
福宝示意东次间的榻,热情的喊道:“外婆坐这儿。”
燕娘拉着福宝站在一边,状态美丽。
眉娘冷冷的站在一边。
温氏看着几个外孙女心下凛然。她女儿在赵家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她心里有数,四个外孙女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她也心里有数,总想着等女婿金榜题名了就熬出头了。没想到是痴心妄想。外孙女恨她,尤其是恨老三。
老三到段家村接人温氏是知道的,她已经年纪大了,知道蔡家得罪不起。但外孙女恨她也没错。
陶淑娥扶着老娘坐下,自己赶紧磕头。
福宝站在一边,不想磕头。
燕娘美丽。
温氏抱着女儿直哭:“你从小就好,娘也舍不得你。你现在好了就好。他们让我进京管你,我没那个脸。我女儿已经很好了,我没什么可教的。”
陶淑娥哭道:“是我连累你了,害得你跑这么远。”
温氏忙拉着女儿起来。
丫鬟端了水过来。
福宝和燕娘站在一边看着,是个明白的老太太,明白就好。
陶淑娥服侍老娘洗了脸,解释道:“先吃饭,吃完再说。福宝和眉娘都饿了。”
温氏应道:“好。几个孩子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李月娘和陶青梨见过姑母,乡下人也没那么多规矩。
陶淑娥安抚道:“先吃饭,吃完了再说。”她拉着老娘到东厢房。
东厢房换了一张大一点的桌子,摆了一桌吃的。
陶淑娥拉着老娘坐下,又看着福宝和眉娘坐下。
燕娘招呼客人:“表嫂和表妹坐。”
李月娘和陶青梨对着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