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年前夏朝时期,出现了河图、洛书纵横图,是最早的‘九宫算’、‘组合数学’的实例。
尤其是洛书的排列模型,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数学内涵。
不晚于夏朝已使用了二十四节气,阴阳合历(农历),几千年过去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到现在依然好用。
《周髀算经》记载,从伏羲开始之后历朝历代都传承和掌握了勾股定理、圆方转换(圆周率)、三角函数、比例等数学原理。
用于测量和计算天体运行数据。
其中七衡测算法体现了最早的微积分思想的雏形。
3000多年前的西周早期,已经把‘九数’,也就是九大类型的数学问题的解法,定为‘国子’的必修课之一。
2500年前春秋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十六条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春秋战国时期出土了用于普及教育的九九乘法表、四则运算法、筹算等相关数学内容的竹简。
龙国的数学发展几千上万年来就没有停止过发展。
所以在每个龙国人的DNA里就有着数学深深的烙印。
只要愿意,其实每个龙国人都能学好数学。
现代数学知识的发展越来越庞大,一共分为64个大的类别。
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孪生素数猜想、冰雹猜想等等,这些需要耗尽数学家一辈子的精力去研究的问题,都只是属于‘数论’这一类而已。
而现代数学除了‘数论’还有其他63个大类别。
每个大类别中又分为几十、上百个不等的小分支,全部统计的话,大约有6000个小类别。
如此庞大的学科,别说学了,估计光是小类别的名字,绝大多数的人听都没听过。
本科大学三门数学公共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课加在一起大约只占到了这6000个类别中的20个,而且还是最简单的20个。
就算是最简单的20个,也把很多本科生折磨得欲仙欲死。
可见现代数学的庞大与浩瀚,所以只用现有的学习手段的话,根本没有人能学完。
新型学习系统的出现,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刘阳甚至不用把一级行星文明中的更为先进的数学知识下载给众人。
光是把现有人类的数学知识下载,会议室里的这十几人,每个人都会是人类世界中数学领域的顶尖大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