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谁留下这张截图,但他明白有人在看他,有人在判断他是否会出错。
他合上书,视线落在窗外。酒店的每一块地砖、每一道路径都在监测步伐与交谈频率。即使不说话,系统也在分析沉默本身。
黎昊哲仍未公开发言,但系统评分模型中,有一张评分表,在深层数据接口中仅供少数结构审阅者查看。那是一套专为“非候选人主导者”设置的评分体系。
编号X-1:“控制型结构提供者|影响力横跨资金层、监管线与媒体流|信息流导向干预能力极高|不可评估但必须追踪。”
这个编号的行末备注是系统唯一带红字的提示:“此人不接受绑定,只能建立协商式并行路径。”
屏幕前的评审官低声说:“X-1就是黎昊哲。”
-----------------
整个会场虽无喧哗,但情绪早已波动成一个无声战场。候选人不再是讲话的人,而是被投射、被评级、被建模的人。
而资本真正的选择标准并不是“谁最好”,而是谁能在最少干预的条件下,完成最大程度的结构转化。
这是一个“谁愿意被转写”的试炼,你越主动,你越容易被降级为“可预测”;你越含糊,你就会被标记为“不合作”;但你一旦被认定为“不可被标记”,你将被踢出局。
评分系统在两个小时后自动关闭。屏幕暗下,灯未变,风仍轻。从此刻起,峰会已经不再是为了候选人举办,它是为了决定谁将被保留在未来政治结构之中。
而不被保留的人,将自动归为2035年国会选举的“背景陪衬”。
-----------------
傍晚,酒店香氛系统忽然切换。原本的冷杉与焙茶气味被悄然替换为白檀与金桂的复合香。系统没有预告,灯光也没有调整,但在场大多数人都意识到,这是峰会结束的信号。
第一位被“取消配额”的,是小党清衡联盟的一位副主席级候选人。他在会议室门口被主办方礼貌提醒:“因某组资金调整,原定晚间与北方交通联合投资集团的闭门会面取消”。
他没多问,只低头笑笑,回房间,他知道这代表什么。同时,他手机上悄然跳出一则短讯:“你已被AI评分模型从A类降至C-13。请保持克制回应。”
而被“下架”的第二人来得更突然。
是民衡团党魁林耀光。他没有任何预警,只是在晚餐开席前,被告知其原定第二日的区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