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Ewan缓步登上讲台,黑色西装,面容冷静,语气平直。他没有开场白,直接进入内容:
“ESG可持续治理不是口号,而是一种权力结构的技术重组。你无法用旧有制度托住崭新资本,也无法用表面透明覆盖底层复杂性。我们未来将支持拥有治理理解力的候选人。”
他顿了顿,扫视全场:“不是形象好的人,不是讲话顺的人,不是听话的人。”
他眼神在某些候选人身上掠过:“是能拆解旧结构,并具备重新编译能力的人,是值得存在的人。”
从头到尾,没有提任何政党、候选人、政策术语,但每句话都是一次标准测试。随后系统自动调出一个图表:【候选人初级评估模型】,语言一致性评分、政策框架成熟度、财务透明路径认知度、可交互性预测评分。
四项评分下,全场候选人名字没有明确列出,仅以代号形式展示:A-2、C-19、Z-4……但相关联的席位分布、演讲语速、表情识别,AI全都映射完成。
台下有人坐得笔直,有人开始动笔,有人盯着图表像在读考卷,也有人脸上浮现不易察觉的不屑。
接下来是“政党代表简短声明”环节。
复策同盟党魁蔡振邦走上台,语气平和,强调“治理多极化”与“社会自治系统接入议会结构”的必要性。他更多在表达一种“可与资本合作的姿态”。他的演讲被后台AI系统标注为“高配合度,中可塑性”。
民衡团党魁林耀光紧随其后,讲话更具理想主义色彩,强调社群权利、少数语言通道、环保立法约束权。AI系统给出的内部注释是“理想值高,投资绑定难度极大”。
稳进联盟的代表、副总理陈国峰没有上台发言。他不需要发言,只需看谁会走向他。
陈韦林被列入“稳进联盟青年改革派单元”,站在一组年轻候选人中,轮到他时,话语极少:“我不对资本承诺任何政策,我只对制度负责。”后台屏幕上他的评分没有显示,但两名基金观察员交换了一个眼神。
接下来的环节是“私域圆桌会议”。
十张圆桌被分散排布,按行业或结构设定——ESG、区块链、医疗、城市治理、金融科技、农业数据、教育自动化……每张桌上坐着两至三名资本代表,会场系统按候选人标签分配“互动席次”。
陈韦林被分配到“城市治理”单元。圆桌上坐着一家东南亚本地基建基金的代表、一位开发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