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表情近乎僵硬,元老林学东垂下眼帘,不再言语。
陈韦林第一次直视前方,视线穿过整座厅堂。他的表情无悲无喜,只留下四个字:“制度已动。”
-----------------
东宁·Roth Advisory罗斯咨询总部
Annelise走进“媒体中控室”,房间中央是一面弧形屏幕,实时同步全球二十六家财经与政治媒体平台。她站在屏幕前,手指一挥,调出两个词汇云图——【全球媒体语义温度图】、【叙事偏移路径分析】。
助手在她身旁低声汇报:“《纽约时报》专栏准时上线,《经济学人》会在六小时后推主文。《布鲁金斯学会》的长文预计明天晨报刊登。”
Annelise点点头,淡声道:“推出预热稿,先把节奏拉起来。”
她在意的不是庆祝,而是锁住“改革等于理性未来”的全球共识。这是她布局三个月的舆论矩阵,如今开始全面释放——
《经济学人》:“东宁联邦以微弱多数通过制度改革,展示渐进式民主的可能路径。”
《纽约时报》国际版头条:“在不引发宪政危机的前提下,东宁联邦正悄然重塑政府结构。”
布鲁金斯智库报告标题:“亚洲国家中的制度升级:东宁式改革的成型逻辑。”
Annelise让金融分析组联合多家国际投行撰写投资简报——
高盛报告推送:“制度改革强化法治与预算制衡,提升主权评级稳定性。”
摩根大通发给高净值客户的内部信:“短期波动后,东宁联邦政治透明度提升,建议保持相关资产配置。”
她不是在庆祝胜利,胜利俨然是合理结果,反对才是非理性的结构性认知。
Annelise联系了美国国务院和欧盟委员会的亚洲事务小组,释放“政策建议”备忘录:“东宁联邦改革投票通过,是区域民主建设的正向信号。若任何力量试图逆转改革成果,应受到外交层面的明确回应。”
这是一套温和的政治枷锁,不带强制,但足够让任何妄图反扑的势力知道:“你如果动它,不只是动议案,而是动整个国际声誉与资本结构。”
当晚,BBC News视频采访Annelise,主持人问:“你怎么看待今天的表决结果?”
Annelise面带微笑:“今天不是胜利,是常识终于在制度中站稳了脚跟。”
她没有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