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Roth Advisory罗斯咨询总部
联邦政府新闻发布会结束不到三小时,Annelise的公关团队已经全面运作。她站在智能屏幕前,目光锐利,手指滑动着AI数据流,社交媒体战役已经开始。
一条30秒的短视频迅速在Instagram、TikTok和YouTube Shorts上铺开。画面里是总理李志恒宣布改革的瞬间,配乐节奏感极强,快速切换历史画面——从早年的集选区制选举画面,到复策同盟和民衡团联合挑战稳进联盟,再到今天改革的宣布。
AI分析系统迅速推送一则“80%年轻选民支持选举改革”的数据,配合线上民调,使“改革势不可挡”成为主流舆论。
Twitter(X)、Facebook、Telegram、Reddit各大群组同时推送讨论:“稳进联盟真的变了?”、“这是东宁联邦迈向真正民主的开始?”
Annelise看着数据曲线飞速攀升,嘴角轻轻一扬。她知道,人们不需要复杂的政治分析,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叙事框架——“改革正在发生”。至于改革的真实力度?他们不会深究。
次日,Annelise的国际公关网络启动,她亲自审阅着即将发布的专栏文章。
“《金融时报》:东宁联邦改革的里程碑?”文章分析了稳进联盟的选举让步,并强调:“这种适度的政治调整,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东南亚市场稳定性的疑虑。”
“《经济学人》:稳进联盟的新方向?这次改革不是联邦政府的失败,而是稳进联盟适应时代变化的表现。它表明,稳进联盟正在探索‘可控的民主转型’。”
“《彭博社》:东南亚民主化新模式?”文章引用经济学家观点:“相比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政治动荡,东宁联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稳定但渐进的模式。这对国际资本而言,是一个更可预期的环境。”
Annelise盯着屏幕,轻轻敲击着桌面。稳进联盟不是在被迫改革,而是在塑造一个全球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改革形象。
而稳进联盟内部没有料到舆论反响如此迅猛。当天晚上,联邦政府发言人不得不召开简报会,向外界进一步澄清:“东宁联邦的改革不会停止,我们将持续评估选举制度的优化方案。”
这是一场被迫的回应。但Annelise知道,一旦政府开始迎合舆论,他们就输了主动权。这一刻,稳进联盟不再是掌控议题的人,而是被引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