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清场’又能‘搭台’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算你没白在贺兰山和万盛磨那几年。”大舅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里的石榴树,“合浦不是口外镇,也不是万盛区。靠海吃海,利字当头,盘根错节的关系能缠死你。
上回粤州省委递上来的材料里写,光海关缉私队里,就有三成亲属跟走私船沾边——你要动他们,就是动一群人的饭碗。”
肖承功放下茶杯,指尖在膝头轻轻敲着:“大舅,我在贺兰山学会个理:破局得先看清楚局里的人。
走私不是单靠打,打了这拨,那拨又冒出来,是因为没给当地人找着比走私更稳当的活路。”
“这话在理。”大舅转过身,目光沉了沉,“但前提是,你得先有‘打’的底气。公检法要是不干净,你搞产业、搞发展,全是给别人做嫁衣。
记住,到任后别急着烧火,先把眼睛擦亮。
中枢给你调了一百三十六个关键岗位的编制,不是让你填自己人,是让你填能扛事、干净的人。”
肖承功点头:“我明白。先调研,再定策。一个半月,我想把合浦的码头、乡镇、企业全走一遍。”
大舅端起自己的茶杯,杯沿碰了碰肖承功的杯子:“承功,你年轻,冲劲足是好事,但合浦的水太深。记住,你背后是中枢,不是孤军。
但也别指望中枢给你兜底——你得让合浦的老百姓知道,来了个能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的官,不是来镀金的。”
9月15日的合浦,秋老虎正烈。肖承功的车停在市政府大楼前时,没有红毯,没有列队,只有粤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周和几位留守的合浦市领导迎在台阶下。
“肖书记,一路辛苦。”老周握着他的手,指了指身后的人,“这几位是市里暂时主持工作的同志。”
肖承功笑着和众人握手,目光扫过一张张略显复杂的脸——有期待,有审视,还有藏不住的抵触。
他开门见山:“周部长,各位同志,客套话就省了。我刚到,情况不熟,接下来一个半月,我想多跑基层,办公室的事,先麻烦各位多担待。”
市人大主任张启明干咳一声:“肖书记年轻有为,我们肯定配合。只是合浦最近事多,码头那边的走私案还没结……”
“正好。”肖承功打断他,语气平和却带劲,“下午我就去码头看看。张主任要是有空,陪我一起?”
张启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