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的汉城,凛冽的寒风比往年更刺骨,仿佛连空气都冻结了。
去年此时尚存的一丝汉江奇迹余温,如今已被彻底吹散,只剩下满城萧瑟与恐慌。
国际炒家们在港城铩羽而归,不仅吐出了在南洋兴风作浪攫取的所有利润,甚至连85%的本金都折了进去,元气大伤,人心惶惶。
然而,资本的贪婪如同野草,烧不尽,吹又生。
在一个隐秘的离岛或某个古老破败的城堡里开完“疗伤会议”后,这群输红了眼的国际秃鹫们,靠着某种“精神钙片”的刺激,竟又觉得自己“雄风重振”。
他们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风雨飘摇的韩国汉城、经济低迷的日本东京,甚至瞄向了刚刚经历动荡、金融体系脆弱不堪的俄罗斯。
磨刀霍霍,准备再次掀起腥风血雨。若肖镇在场,大概会为这群不知死活的高鼻子小帽子们“热烈鼓掌”,赞叹他们的“勇气”。
这一次,担任“联合银团”猎鹰行动前线总指挥的,是肖家第三代中的老五——肖承勋。
与三哥肖承栋那“细雨润无声”、悄然布局的风格截然不同,肖承勋的手法如其名,带着一股“勋”章般的锐利与狂暴。
他年轻,锐气逼人,行事大开大阖,追求的是雷霆万钧、一击必杀的效果。
联合银团的底气,远非国际游资可比。
除了深不见底的资本池,他们还掌握着全球黄金贵金属的核心定价权!
这个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那一年就被肖镇悄然转移至港城创业金融集团手中的权柄,是真正的金融核武器。
“没想到吧?”肖镇几十年的深谋远虑,怎么可能只满足于囤积那些日渐贬值的绿票?
绿票挣到手,就要让它最快速度地流动起来,去购买全球最优质的矿产、最核心的土地、扼守贸易咽喉的港口码头,去增强海陆空的物流运力——这些硬邦邦的资产,难道不香吗?
肖铭翰的亲奶奶陈雪茹,虽已将董事长之位让渡给儿女们,但老太太手中还握有她与肖镇共同设立的私人家族办公室信托基金。
1978年之前的所有重资产和固定资产,都牢牢地装在这个只属于他们夫妻二人的信托里。
这个信托的受益人,只能是陈雪茹和肖镇的直系后代。
这一点,肖镇早在李小云所生的孩子们成年时,就对他们和盘托出。
改开后,肖镇作为父亲,从自己的私人信托(真的是肖镇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