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咪,您也过来了?嫂子好!覃弟妹也来了,真是稀客!”刘杰辉的公文包被迎上来的肖橙夏接过,顺手挂在了衣架上。
“辉仔下班了?”陈雪茹看着女婿,语气带着关切,“最近忙坏了吧?可得注意劳逸结合。看着你这样子,我就想起你们爸爸,那才叫日理万机!”
“妈咪,您可别这么说。”刘杰辉连忙摆手,“爸爸每天处理的是关乎全国的大事,我这哪能跟他老人家比。”
“行了,别贫嘴了。”肖橙夏打断他,轻轻推了他一把,“一身汗味,换洗衣服放浴室了。快点收拾好下来吃饭,大家都在等你呢!”
“对不住,对不住,特别是两位有孕在身的舅母,可别耽误了你们准点吃饭。”刘杰辉带着歉意笑道。
“快去吧你,我都饿了!”肖橙夏催促道。
“保证一刻钟搞定!”刘杰辉快步上楼。
翌日,1997年6月20日。
刘杰辉按部就班地投入到紧张的日程中。
与此同时,一河之隔的宝安特区,“驻港部队营区”内,一万两千名精挑细选的官兵正以另一种方式为即将到来的历史时刻做准备。
清晨的营区,各种语言学习兴趣小组已经活跃起来。此起彼伏的粤语练习声——“母鸡”(不知道)、“唔该”(谢谢/劳驾)——交织在一起。
另一些小组则在华南理工大学调派来的大学生志愿者指导下,认真打磨着“伦敦腔”英语发音。
而在部队首长的办公室里,气氛则截然不同。肖镇正亲自“特训”钟岳明。
“跟着我念,‘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还有这句粤语,‘唔该,借借’(劳驾,让一让)!”肖镇字正腔圆地示范着。
钟岳明同志则略显狼狈地高举着装满水的面盆,一边努力保持平衡,一边扯着嗓子大声跟读,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好了,钟岳明同志,放下面盆吧。”肖镇听到门外走廊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适时地结束了“惩罚”,“给你留点面子,你部下来找你了。”
“谢谢肖大哥!”钟岳明如蒙大赦,赶紧放下沉重的水盆,揉着发酸的胳膊活动筋骨。
面对肖镇这位资历深、威望高的大院子弟偶像,钟岳明是打心眼里服气的。
隔壁珠海军营、预备驻澳部队的部队长刘峥早就传授过“保命锦囊”:在肖镇面前,老实点准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