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百草园的建设也已初具规模。
在系统提供的技术支持下,第一批试种的杂交水稻长势喜人,稻穗沉甸,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些珍稀药材也开始培育成功,为军中伤药和城中药铺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血骁还命人在襄阳、江夏等大城,设立了“公输坊”,专门研究和制造新式器械。
除了军事装备,他还将一些民用科技图纸,如改良纺织机、水力磨坊、简易榨油机等,投入生产。
甚至,他还根据记忆,画出了一些简易的“流水线”作业示意图,让工匠们分工协作,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都督,此法当真神妙!以往一月才能织出的布匹,如今十日便可完成!”一名老织工看着新式纺织机飞速运转,激动得老泪纵横。
血骁笑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荆州要富强,便要不断创新。”他甚至开始考虑,是否要建立一个类似“专利局”的机构,鼓励发明创造。
军事方面,魏延在卧牛山的“秘密基地”建设已近尾声。那些按照血骁图纸建造的“蜂巢式”连弩炮台、“地龙翻身”型地雷区、以及深埋地下的“暗影”狙击点,都已部署完毕。
此地,已成为襄阳城外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黄忠、魏延、文聘、霍峻等人,也各自按照血骁的新操典,加紧训练麾下兵马。新式钢甲、钢刀、马蹄铁、马镫已逐步装备全军。
荆州军的整体战力,与日俱增。
一日,伊籍风尘仆仆地从鹿门山返回。
“都督,末将幸不辱使命,已将玉佩呈交水镜先生。”伊籍禀报道,“先生见了玉佩,颇为惊讶,言此乃故人之物。
他言道,卧龙、凤雏,皆是经天纬地之才,然其行踪不定,非有缘人不可得见。不过……”
伊籍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函:“先生修书一封,让末将转交都督。并言,不日将携两位‘顽徒’,前来襄阳拜会都督。”
血骁接过信函,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只有八个字:“良禽择木,静候佳音。”
落款,司马徽。
“水镜先生要亲自来襄阳?还带着两位‘顽徒’?”血骁心中一动,难道是……
就在此时,一名亲卫匆匆来报,神色古怪:“启禀都督,府外有两位年轻人求见。一人自称‘卧龙’,一人自称‘凤雏’。他们说,是奉师命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