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融合了古老神秘与现代科技气息的工作室内,江浅正与工程师陈工俯身于设计图纸前,周围摆满了青铜棱镜的研究资料、各种仪器的零件以及未完成的实验装置模型。灯光柔和地洒在他们专注的面庞上,映照着桌上凌乱却又充满思路的草图与笔记。
江浅眉头微皱,手指点在图纸上一处光线发射系统的设计区域,说道:“陈工,目前的光线发射系统虽然能满足基本的实验需求,但对于模拟古代仪式中光线的精准度和特殊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你看能不能调整一下光线的聚焦方式,让光线能更集中地照射在青铜棱镜特定位置,就像古代仪式中可能出现的那样。”
陈工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着图纸,说道:“江姐,您说得对。我考虑可以更换一种更精密的透镜组,通过调整透镜的曲率和间距,实现光线的精准聚焦。同时,采用新型的光源材料,能够更灵活地控制光线的颜色、强度和频率,这样或许能更好地模拟古代仪式中光线的复杂变化。”
江浅眼睛一亮,说道:“陈工,这个想法太棒了!古代仪式中的光线可能蕴含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和功能,通过更精准地模拟,说不定能让青铜棱镜产生更明显的反应,为我们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那能量输入系统呢,你有什么优化思路?”
陈工拿起一支笔,在图纸旁边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说道:“江姐,能量输入系统目前的问题在于能量分布不够均匀,而且难以实现高精度的能量调控。我计划引入一种微纳能量阵列技术,通过微小的能量发射器阵列,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能量的输入位置、强度和波形。这样不仅能提高能量输入的精度,还能模拟出古代仪式中可能存在的复杂能量场。”
江浅点头称赞道:“陈工,这个技术听起来很前沿,也很符合我们的需求。不过实施起来难度大吗?需要多久能完成相关设备的定制?”
陈工思索片刻,说道:“江姐,这项技术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团队有相关的经验积累,应该能克服。设备定制周期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月,期间我们还需要不断调试和优化,确保其与整个实验装置的兼容性。”
江浅说道:“好的,陈工,时间上我们可以协调安排。另外,电流检测精度也至关重要。我们要确保能够捕捉到青铜棱镜产生的极其微弱电流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这对我们研究电流与时空参数的关系非常关键。”
陈工说道:“江姐,关于电流检测精度的提升,我打算采用最新的量子隧穿电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