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其次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三个官职,大致相当于朝堂的三公。
骠骑将军自不必多说,几乎成了霍去病的专属称呼!
后世诗词中多有关于骠骑的描写,已不表示这个职位,而是代表霍去病这个人。
至于车骑将军,大汉王朝鼎盛时大将出征就拜为车骑将军,打完仗就卸任了。
汉朝末年,这个称呼就有些烂大街了。
再接下来,就是XX大将军,比如中,镇国大将军,以及四方将军(前左中后)。
再往下,则是四征将军(东南西北),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
再往下,又有中郎将,校尉,偏将军,护军不等,这些情况就更复杂了。
至此,这些年以来投靠刘备的文臣武将,全部都获得了封赏。
封赏完毕,刘备对众人道:
“在诸位的帮助下,备已取得三州之地,今日,便对各位论功论能力进行封赏。
如今天下大乱,诸侯争霸,互相功伐,再加上天灾不断,普通百姓苦不堪言。
备想重造大汉,还普通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望诸君助我!”
众人皆拜倒高呼:“愿为主公效死!”
封赏结束后,便是欢庆宴席,众人都离开后,诸葛亮留下对刘备道:
“主公,如今三州之地已经稳定下来,百姓基本都能能够吃饱穿暖。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部律法来规范境内所有人的行为,避免形成特权阶层!”
刘备听后十分认可,这个时代,很多官员断案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学识和经验。
而有了法律,地方官员就能更好处理地方政务,也能进一步规范百姓的行为。
“孔明所言极是,如今三州初定,确需一部合适的律法,只是这律法该如何制定,恐怕还需从长计议。”
诸葛亮微微一笑,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递与刘备,说道:
“主公,亮这些日子已初步拟定了一份律法草案,您可先过目。”
刘备接过文书,仔细阅读起来,脸上露出赞赏之色。
诸葛亮不愧为三国中的智力天花板级人物,文书中的律法在刘备这个后世之人看,尽管还有不少缺陷,但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孔明心思缜密,此律法草案考虑的还算周全,可依此进一步完善。
不过,律法的推行需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