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研讨会上,九位顶尖学者联名签署《庆朝文明传承共识》。
苏明远手持《双生魂碑拓片》,碑文“精魄传承”竟与投影上的线粒体DNA母系遗传图谱暗合。
往生司首领直播反驳,却被网友甩出地宫玉简——其上“周明谦”三字,与他三百年前的官印如出一辙。
红墙下,苏明远面对镜头:“考古界承认的并非穿越,而是文化的生命力——它让三百年前墨香,飘进今日的直播间。”
白露已过,京城的暑气如同潮水般悄然退去,留下清冽干燥的微凉。天空是那种被反复濯洗过的、极高远的湛蓝,几缕薄得近乎透明的云絮,懒洋洋地横亘在天际,仿佛巨幅素绢上随意抹开的淡墨。阳光失去了夏日的暴烈,变得清澈而通透,如同融化的金液,慷慨地泼洒在紫禁城连绵起伏、望不到边际的琉璃瓦海之上。那亿万片琉璃,历经数百年风雨,釉色早已沉淀出温润厚重的光华,此刻在秋阳的直射下,却陡然爆发出令人不敢逼视的辉煌!赤金、孔雀蓝、翡翠绿、明黄……无数种浓烈到极致的色彩在古老的釉面上跳跃、流淌、互相辉映,整座庞大的宫殿群仿佛披上了一件用光与火织就的华服,无声地燃烧着,宣告着某种跨越时空的庄严。
这耀目的光,透过高大的雕花木窗棂,斜斜地投射进西配殿一间经过特别布置、庄严肃穆的会议厅内。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旧书卷、檀木家具、高级纸张油墨以及一丝若有若无消毒水味道的复杂气息。这气息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学术殿堂”的体味。光线在光洁如镜的深色长条会议桌表面流淌,照亮了桌面上摆放整齐的名牌、录音笔、还有几份墨迹似乎还未干透的文件。九位白发苍苍或头发已然稀疏的考古学界泰斗,端坐于长桌一侧,他们的面容如同被岁月和黄土反复雕琢过的岩石,沟壑纵横,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沉淀着穿透历史尘埃的智慧与不容置疑的权威。那份刚刚由他们逐一郑重签下名字、墨迹在阳光下微微反光的《庆朝文明传承共识》文件,此刻静静地躺在桌子中央,像一块沉甸甸的界碑。
苏明远就站在长桌的另一端,与这九位学界巨擘相对而立。他身上穿着一件改良过的深衣——并非前朝形制的完全复原,而是取其宽博流畅的神韵,衣料是柔和的月白色麻料,只在领缘和袖口处滚着细细的靛青色云纹边,既保留了古意,又带着现代的简洁与舒适。这身装束,让他挺拔的身影在肃穆的会场里显得格外沉静,如同一株植根于古老沃土、枝叶却舒展向现代天空的修竹。他手中,稳稳地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