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吕不韦虽根深蒂固,然其门客一旦失去权柄庇护,面对大王之威,以及这批忠于大秦的新锐力量,其势必将土崩瓦解,再难翻起大浪。
新旧交替,水到渠成,朝堂运转,不仅无虞,反将焕发新生。
此乃臣三年前播下之种,如今已然扎根抽枝,足以撑起一片属于大王的朗朗新天。
因此,太后所虑之外客勾结六国之患,亦将因这批新锐力量的存在和对大秦的认同,而大大削弱,甚至消弭于无形。”
秦臻的剖析,将夏太后心中最大的疑虑层层化解。
原来,那场百家大会,竟藏着如此深远的布局。
不是粗暴地排斥外客,而是更高明地分化、筛选、吸纳,将真正的人才纳入王权体系,同时悄然瓦解吕不韦的根基。
从根本上重塑外客力量的构成,培植忠于王权的新血。
以“忠君报国”为唯一圭臬,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权力核心的置换和预备。
这比单纯的武力威慑,高明太多,也稳妥太多。
夏太后脸上的凝重之色终于彻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与释然,甚至带着一丝后生可畏的激赏。
“好!好一个‘分化、吸纳、重塑’!好一个百家大会的伏笔!”
她看着秦臻,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年轻的左庶长。
接着,夏太后拊掌轻叹,眼中满是欣赏:“左庶长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至此,你不仅为政儿扫清了障碍,更为他铺就了一条稳固的亲政之路。
将这外客之患,生生化为了强秦之资。
哀家...再无半分疑虑。”
随即,她收敛笑容,神情变得无比郑重,看着秦臻,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既如此,便依左庶长之计,放手施为。
此乃关乎我大秦国运兴衰、关乎政儿能否真正执掌乾坤、成就伟业之根本大计。
哀家在此承诺:凡你之所谋,但凡有益于政儿顺利亲政,有益于大秦社稷,哀家必倾尽全力,全力襄助政儿提前加冕亲政。
朝堂之上、宗室之内,若有不明事理、摇摆不定乃至心怀叵测者......”
说到这,夏太后的声音陡然转冷:“自有哀家为你与政儿斡旋。晓之以大义,慑之以宗法,必要时...亦可动之以雷霆。
定保政儿亲政之路,畅通无阻,神鬼莫挡。
凡有需哀家出面之处,左庶长但言无妨。”
这无疑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