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闻言,心中大喜过望。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道路,既能系统学习为吏之道,得一明师指引;
又能通过誊抄文书这看似最基础的职司,零距离接触到最真实、最具体、最细微的秦国政务运行脉络。
秦臻思虑之周全深远,安排之精妙妥当,为他铺设的这条既务实又深邃的起步之路,令他感激涕零,深知其用心良苦。
他立刻离席,对秦臻深深一揖,几乎及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先生厚恩,思虑周全,为萧何铺就此务实精进之阶,何……没齿难忘,先生再造点拨之恩,萧何唯有谨遵安排,以勤勉报之。
萧何必当潜心向学,勤勉刻苦,精研律令实务,熟稔文书钱粮,体察民生吏情。必不负先生再造之恩,不负先生殷切厚望。
愿从此微末始,积跬步以至千里。”
这一刻,他选择的道路在眼前无比清晰地铺展开来,坚实而充满希望。
“善。”
秦臻看着他眼中燃烧的、名为信念与决心的火焰,满意地点点头:“汝能如此想,我心甚慰。唯脚踏实地,方可行稳致远。”
“月浔。”随后他的目光转向一直安静侍立在门口的月浔,唤道。
月浔闻声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应道:“先生。”
“你带萧何先去熟悉一下学苑各处,尤其是吏官班的讲堂位置、藏书阁路径、以及整理文书卷宗的案牍房所在。
再为他安排一处清净的宿处,所需一应用度笔墨纸砚,按学苑正式学子标准供给。”秦臻吩咐道,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喏。”月浔躬身领命。
随后他转向萧何,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做了个请的手势:“萧士子,请随我来。吏官班今日午后正有李教习讲解《田律》细则,或可先去旁听一二。”
“谢先生,萧何告退,有劳月浔兄了。”
萧何再次向秦臻深深一礼,才转身跟随月浔离开出了书房。
书房内,一时之间重归宁静。
秦臻并未立刻回到文书堆中,而是踱步至窗前,负手而立,望着窗外学苑内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刻,远处演武场上传来的呼喝声,近处讲堂里隐约的辩论声,还有那些步履匆匆、心怀理想的年轻身影。
他的目光,最后牢牢锁定了那跟随月浔渐行渐远的、瘦削的背影上。
一年前的墨社外,那双充满迷茫与渴望的眼睛,与此刻那坚定沉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