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入秦时的长途跋涉,这段路程显得格外轻松,他的脚步也更显沉稳坚定。
西山葱郁,溪流潺潺,鸟雀在林间清脆鸣叫。
当他绕过一道山坳,豁然开朗,终于望见一片依山而建、屋舍俨然、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青砖黛瓦,布局严谨中透着灵动,院落层层叠叠,隐约可见人影穿梭,更有朗朗读书声与激昂的辩论声随风飘来,一派生机盎然。
当他看见高悬着“鬼谷学苑”四字古朴匾额的门楼、与门口那巨大的鬼谷子石像时,胸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激荡,眼眶微微发热。
一年前的百家大会仿佛犹在眼前,墨社高台秦臻的身影、铿锵的话语,与眼前这片承载着无限希望的学苑景象完美重合
学苑大门敞开着,门前广场开阔。
时有学子三五成群,或捧着竹简匆匆赶往某处,或围在巨大的石刻舆图前争论着什么,或坐在树荫下专注抄写,空气中弥漫着书卷与思考的灼热气息。
萧何刚走到学苑气势恢宏的大门前,便见一位气质温润,带着一股干练气息的束发少年,正与几名学子低声交谈。
“……策论厅的沙盘推演,后日辰时三刻,切莫迟到。王教习最重准点。”
“昨日所抄《田律》摘要,今日申时前务必交至文书阁丙字七号架……”
他言语清晰,条理分明,学子们皆恭敬聆听,连连点头。
待学子们欲散去,萧何整理了一下因长途跋涉而略显褶皱的衣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走到近前。
等那束发少年暂时处理完事务,才拱手深施一礼,朗声道:“在下楚国丰邑士子萧何,一路跋涉,特来鬼谷学苑,求见左庶长秦先生。烦请足下通禀。”
他的声音带着长途跋涉的沙哑,却异常清晰坚定。
那束发少年,便是月浔。
他闻声转身,目光落在萧何身上。
月浔并未立刻答话,而是认真打量了萧何片刻,从他洗得发白的褐衣、磨损的鞋履,到那双虽然疲惫却清澈坚定、闪烁着求知光芒的眼睛,再到那份沉稳的气度,眼神中带着一丝了然。
当听到“萧何”二字时,他随即浮现出真诚的笑意,微微点头道:
“原来是萧士子,先生早有吩咐。言道若有一位风尘仆仆、眼神清亮、自楚地丰邑而来的萧何士子前来求学或求见,无需通禀,直接引入书房便可。先生此刻正在处理公务,请随我来便是。”
说罢,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