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性,法度虽然是用刑法严肃平民行为,但同样也在贵族脖子上套上了枷锁,孟子曰: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有法度在,那么,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这就是法的重要性。”
“彩!”
听着秦臻的话,韩非眼前一亮,韩非的观点就是依法治国。
世人只知道鬼谷一门,精通纵横与兵家,没想到他自称鬼谷门徒,对法家也有这等见解,这是韩非,比较吃惊的点。
“我也认为大……大争之世,法家是解决乱世的关键,强兵富国,离不开法制,就比如秦国的商君,就…就是明证。”
“公子非,虽在这乱世,法家是解决的关键,但长远来看,单凭法家,没法持久,商君之法也是存在弊端的。”
虽然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成为强国,但也是为秦国的灭亡埋下了祸端,这是他非常不喜欢的。
他遵从强权无上限,打压民众无上限。完全是把老百姓当成没有尊严的奴隶,不会思考的机器,不懂感情的炮灰来对待。
就是因为他这一套法制,到了秦国统一后依旧没有改变,弊端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汉承秦制,却是先用的黄老之学休养生息,方为正道。
有句话说的好,法不爱民,无以立足。
“难道你赞同荀子的礼、法并用?”韩非道。
荀子曾经游历秦国,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需以礼辅佐,甚至礼先后法。
“礼法并用还不够,需道、儒、法、墨,这四家都离不开。”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一定会存在着弊端,禁不住时间的侵蚀。
“此话怎讲?”
秦臻看了一眼韩非,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秦臻看时间差不多了,便拿起烤鸡轻咬了一小口,感觉可以了就递给了韩非一只。
两人吃着鸡,韩非把酒开封,浑浊的酒倒入碗里,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酒,这都算是好酒了。
秦臻对于这个时代的酒,就两个字的评价------难喝。第一次喝的时候他就在心里暗暗发誓等以后粮食多了,一定会亲自酿酒,不过这个时代的酒,度数普遍较低,最多也就十几度左右,元朝开始,高度酒才流行于华夏,也就是度数低武松喝了十八碗也能过景阳冈,这要是给他换成衡水老白干,别说十八碗,八碗都下不来炕,秦臻与韩非对饮了一碗后,心里想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