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指挥室内,紧张的气氛犹如实质般浓烈,连空气都被这压抑之感彻底凝固。
史密斯指挥官举着枪,直指众人,那眼神中透露出的疯狂与偏执,令人不容置疑,他正强迫着众人将反物质武器从指挥作战中心转移出去。
几个士兵战战兢兢地抬起那台体积庞大、构造极为复杂的反物质装置。
这装置周身闪烁着幽蓝的光芒,表面的线路与指示灯如鬼魅般不停闪烁,正低声诉说着它所蕴含的恐怖能量。
这是一个高三米,长宽约五米的小型圆柱形装置——其中蕴含着1.2克反氢。
一旦湮灭,总质量将达2.4克。代入质能方程,其将产生2×101?次方焦耳的能量,1.2克反氢湮灭释放的能量约为5.16万吨TNT当量,相当于三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
它的核心部分,反物质被精心储存在一个由多层超强磁场与特殊复合材料制成的容器之中,以此防止反物质与容器壁接触而提前引发湮灭。
容器四周环绕着复杂的能量转换装置与聚焦系统,即便在后续可能遭遇毁坏的情况下,也能尽可能地将反物质与正物质湮灭时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收集、转换与聚焦,从而形成一股定向的、具备超强破坏力的能量束。
这种储存装置在基本结构方面,磁场约束采用紧凑型超导磁体阵列,借助高温超导材料缩小冷却系统,同时结合电场辅助以及微型化的极高真空腔室来约束反物质。
其中所包含的特殊技术,涵盖了维持高磁场强度与均匀性、配备高效能源系统以及集成冷却系统。
其外观类似直径5米的圆柱体,有着多层防护壳,内部包含反物质储存区、诊断设备以及安全系统。
嗯,问就是神奇的阿凡达装置。
毕竟现实世界中,暂且不提反物质的制备,即使你造出来也没有合适的储存装置啊。
毕竟目前(现实)的技术瓶颈在于磁场、真空以及能量效率等方面实现突破,唯有攻克室温超导或动态等离子体约束技术,小型化磁约束装置才有望成为现实。
虽说大规模应用也可能等好多年的研发,但此装置即便不考虑储存反物质,本质上也能为未来能源与航天领域带来巨大的利益。
而此刻,这个装置大体构造包括外部防护层、超导磁体线圈、高真空腔室、粒子注入器、安全缓冲层以及集成在底座与侧舱的能源与控制系统。
它被安置在一个特制的悬浮运输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