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由此估算,创业之心的干质比(火箭总质量与燃料耗尽后剩余质量之比)大约在5~12左右,通常使用反氢作为反物质来源,那么正物质选用氢,既能作为工质(别扯无工质,看高中物理的动量守恒定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在如此高的比冲条件下,正氢在整个推进系统中的占比注定不会太高。
按照设定图大致估算,创业之星的干重约为100万吨(就那奇葩引擎产生的废热,就算把这点质量全换成散热板,我都严重怀疑能不能把热量散出去。不过好歹有散热板,能考虑到热力学第二定律,这就已经超越绝大多数科幻了)。
如此一来,工质质量得在1100万吨以上(这么小的一艘船,到底是怎么把这么多工质塞进去的?)。
这里面还包含数十万甚至百万吨的反氢(更是逆天,这玩意究竟是怎么通过磁约束给约束住的?还有那磁场强度,得用核聚变反应堆了吧,钢铁侠点赞)
还有去潘多拉的减速段和回地球的加速段也是需要燃料的,创业之星的光帆很让人怀疑是什么中子星材料,十六公里大小帆面就能推着整艘船加速到0.7C……
而且,在0.7c的比冲下,它还能保持1.5G的加速度(天晓得这指的是初始加速度还是末加速度,就这加速度,反应腔和磁喷口的磁场强度怕不是能直接调换南北极了? 你是万磁王都控制不住吧!这也从侧面也能看出阿凡达世界观里的超导体到底有多逆天)。
再按照这些数据去计算推进功率,好家伙,这玩意,尾流长度绝对不止30km ,说它有三光秒我都信。
第二部电影开头呈现出来的场景,跟实际数据相比,简直弱爆了。
就这离谱的推进功率,轻轻松松就能给潘多拉星球的地面烧出一片玻璃来。
真要全功率,好家伙,潘多拉能给打出个孔来。
至于爱娃?杰顿?
直接成星际尘埃了……
且不说人类在电影里那迷惑操作,就以这种科技水平,还会被地球的各种条件所限制……
以上也仅仅只是做个参考,实际写的话,我也不想费那功夫再研究个合适的数值了。
人类就当是科技树点歪了,后文我也不再赘述那些太过离谱的设定,一切按照本书设定为主。
说实话,后文我都不打算搞那么写实,太累了……
毕竟我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