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要想出来的,短期内大幅增加柴油机钢铁舰也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改变打法。
这一天,风和日丽,沈云峰、刘永陆等人到了与将军澳隔海相望的鲤鱼门小山上,现场查看热气球升空。
这是最近赶制出来的热气球,加急送到香港来的。
巨大的热气球用帆布缝制,然后用桐油刷了一遍堵塞布眼,防止漏气。加热之后,热气球的气囊开始鼓起来,慢慢的升起,带动着下方的载人篮缓缓升空,下面有三条粗大的麻绳连接着热气球,防止热气球被风吹走。
载人篮中有三名乘客,一名负责操控加热的火源,两人负责观察。
刘永陆看着热气球缓缓升起到空中,他是真心佩服沈云峰这些人的奇思妙想,能把人送到天空之中。
沈云峰看着热气球,其实他心中是担心的,热气球这玩意看起来简单,其实操控起来并不简单,抗风能力很差,尤其是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最先的实践都是冒险之举。
巨大的热气球升空,联军的士兵很快就发现了,米尔恩接到报告之后,也从舰桥里走到甲板上观看。
米尔恩举起望远镜看着天空中的热气球,脸色凝重起来,他知道这个东西的作用,法国人曾经在战争中用于过侦察。
对方弄出这玩意来,肯定是侦察用的,但自己无能为力,这么远这么高,枪炮都无法射击到。
第一天的实验非常成功,顺利的升降,观察人员也看到了联军军舰的部署,营地也观察到一部分。
第二天,气球继续升空,侦察人员发现,联军的舰船位置有了些变化,看来米尔恩已经做出了相应的防范。
第三天,大风,气球停止了升空。
第四天,气球继续升空观察,而且东山、罗湖等安保队控制的区域又有热气球升空,观察联军的防御。
面对这种情况,米尔恩无计可施,他不能天天调防军队和舰船,本来就缺资源需要台湾运送来支撑,每一次调动都会耗费大量的资源。
不仅仅热气球,拖曳到香港的潜水艇也尝试进入了一次将军澳海面,利用潜望镜进行了短暂的观察,然后顺利返回了香港。
这次处女潜航算是一次重大的试验,检验了潜水艇的水下航行能力,即使获得资料有限,但对潜艇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次潜航的机组人员全部获得了嘉奖,他们都算是冒着生命危险开创潜艇事业的先驱了。
过了十来天之后,联军已经习惯性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