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台湾那边还没消息,西线到现在也无法联系,自己不能在此因为粮食坐以待毙。
第二天清晨,一路3000人的兵力在沙头角登陆,尝试从红花岭一带穿过,看看有没有敌军封锁。
一路3000人从大埔登陆,尝试穿过粉岭。一路3000人去登陆大鹏半岛,准备占据那边,搜刮一些粮食。
总体上他还是放心拉斐尔的,拉斐尔也是有经验的军官,再说那边的兵力足足4万5千人,蒸汽船大部分都给他们了,这样的兵力,基本能征服一个小国了。只是他将“丰南号”预计的强大,而不是足够强大。
信息上的差别太重要了,“丰南号”一直在将英国的实力朝最强大的方向在预计,而英国指挥官和决策层也再将“丰南号”朝强大方向预计,但两者预计的下限不同,导致了最后判断的上限不同。
这也是米尔恩后来反思战争方案的缺陷,也是拉斐尔在战术上的错误的渊源。
拉斐尔此时已经感觉到非常不妙了,无论陆地还是河道上,敌军对他的包围已经形成了,虽然还没有明显的进攻,很显然,他们在打扫外围。
当大沥岛对面河堤上出现了火炮阵地时候,拉斐尔知道对方的包围已经完成了。很快,对方就派人送来了劝降信,虽然是英文写的,大致意思拉斐尔还是能看懂的,给了12个小时,明天早上截止。
拉斐尔最终选择了投降,他很明智,对方的武器强于自身,船队火力现在又被压制,打下去只会输,而且会死更多的人。
菲利普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半夜里,组织船队顺着西江向出海口逃窜,顶着两岸的炮火硬生生的冲出去。
西江航道有七八百米宽。虽然大鳌岛处扼守了柴油机炮船,但是江面宽阔又是夜间,炮击也不是很准,相当一部分蒸汽机船还是闯过了这个关卡。
但是在磨刀门入海口,早就有蒸汽机炮舰在入海口迎着了,电报机早就通报这一情况,所以都已经做好拦截准备,大部分重重闯关的蒸汽机船都在这里被拦截下来,或者直接被击沉。
菲利普自己乘坐的蒸汽机炮船和另外两艘,还有一艘后勤船,误打误撞进了鸡啼门水道,避开了磨刀门。
看到大海,菲利普激动无比,但是远处从磨刀门传来的炮声让他知道不可久留,凭借着多年的航海经验,一个劲的向南驶向外洋,躲开中国人舰队的视线。
天亮了,朝哪里跑!回安南显然凭借这几艘蒸汽机炮船回不去,只有去香港,看看米尔恩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