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就是后世芒街,约好交货的时候,就直接送到边境上就可以了,安南阮朝的人就会把货运回去。
船用蒸汽机已经统一型号生产,专门供应民用运输,当然,也可以改装成海盗船用,不过遇到专业的蒸汽机军舰一点用也没有。
蒸汽机现在是生产一台要拉走一台,除了自用之外,要供货给福州、泉州、舟山、温州、大连几个造船厂。武汉和芜湖的造船厂正在开建,暂时也没有多余的货供应给这两个地方。
这些船厂要蒸汽机都是要付现钱的,因为船只都是有人订购的,不存在赊欠。包括李秀成部,也是要给现银的,他们太平军这些年收集的银两也是非常多,不花,带到北美暂时也用不了,不如留下支持“丰南号”的建设。
铣制好的膛线枪管定期会送一批到天津的兵工厂,供给清廷制造米尼步枪。米尼弹和火药没太多技术含量,清廷组织手工匠人就可以制造。枪机有零件,仿制也不成问题,虽然清廷的炼铁技术不太过关,但是从全国搜集一些技术高的铁匠还是很容易的,手段锻制也没啥毛病。
清廷此时急切的要上马抚顺钢铁厂,也全力支持“丰南号”建设马鞍山钢铁厂。有“丰南号”技术冶炼的钢铁才有可能制造管用的火炮,这样,才能摆脱在武器上的制约。
这方面小气没有意思,你不把技术给他,他迟早会找德国人买,与其让中国的钱外流,不如“丰南号”分一杯羹,取之于中国用之于中国。
至于养虎为患,沈云峰早就考虑过,只要技术和经济上领先,就不怕清廷作妖。
“丰南号”此时追逐的是另外的资源,是人才的资源。粤西已经开办寄宿制学校,招收粤西以外的学童。开设专门的技工学校,专门满足那些已经成年但没有文化的手艺人来学习技术。
作为底层百姓,能到粤西读书,然后能工作,这已经是他们能够看到的最好未来,所以,在南方诸省,不少穷苦子弟来粤西试试运气。
对于来粤西求学的底层百姓,“丰南号”一概不拒绝,哪怕不是读书的料,也学不了手艺,也会安排到农耕一些岗位上确保有一口饭吃,而且比他们在家乡日子要过的好的多。
在琼州,橡胶农场才刚刚起步,在粤西的山区,桐油等经济林场的扩建也在方兴未艾,都需要大量的劳力进入。
造船业对经济的拉动显而易见,比如桐油这样的物资,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于是内陆的桐油顺着扬子江、珠江运到下游,价格开始上扬。
大连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