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可以换点钱。
这样的还是留给其他人,让别人换点生活费。
当然,也不能说他有钱了就看不上这点小钱,主要是一些东西没必要捡。
在院子看了一遍,没有其它发现,常顺又去了二楼。
跟一楼相比,二楼干净了很多,里面的物品,特别是生活用品,也多了不少。
在里面查看了一遍,他在其中一处房间的老柜子抽屉里,找到了一枚京城师范学院的老徽章。
其它的普通粮票、布票等,虽然看见了,但他并没要。
还有两个老帆布包,几个背包以及大包小包,他同样只是看了看。
要是十几年前,这种包,摆地摊售卖给那些在工地上打工的人,他们可能会要。
但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这类东西,通常情况下,是没人会购买的。
离开二楼,常顺去了三楼。
三楼是隔热层、杂物房,也有一处露台。
杂物房里,放着有一些农具、工具、摇床、木盆、木桶、木箱、风箱、坛坛罐罐类物品。
在里面仔细寻找了一遍,他发现有个马口窑材质的“年年有余”罐子有点价值,把它单独拿了出来。
罐子不大,跟大半个足球的大小差不多。
这种罐子,目前的市场价格,大概在50块钱到100块钱之间。
其它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拿出去售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购买。
露台上种着的同样有一些花草,这些花草都是种在了花盆里。
拆迁房子的工人,他们并没有收集花盆,可能是觉得麻烦。
常顺又查看了一遍这些花盆,虽然有几个紫砂盆,但它们的年代也不久,都是八十年代之后,价值都不大。
没其它发现,他就拿着“年年有余”小罐往楼下走去。
“老孔、老张,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是意外之喜?砸了个破煤炉子,里面居然还藏着20块银元!”
他刚走到二楼楼梯拐角,一道说话声顺着窗口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听声音,是从对面不远处拆迁房子的工人那处位置传来的。
说话之人,很显然是一名工人,一般人没谁会闲着无聊砸别人的炉子。
“老李,你说话小声点,要是被别人听见可不好!”
另外一人道。
“是啊!万一被这户搬迁户的熟人听见,他们打了电话,很可能会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