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语气坚决,显然这是低价。
“那就算了,我再去其它房间看看!”
老周说着转身向房间外面走去,不久就消失在了大家的视线里。
常顺觉得10万买的话也不便宜。
不过这是从贩子手里购买,贩子都是内行人,价格基本上都是“天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放漏的。
如果去乡下铲地皮,遇到类似的筒子银元,说不定1000块钱一枚都能买到。
当然,这年头乡下的人也不傻,那些头脑灵光的人,也会用手机搜索相关的价格信息。
科技年代,基本上人人都用智能手机。
因为有了科技,信息流通太快,这就让曾经出门铲地皮想捡漏的人,举步维艰,想捡漏变得十分困难。
不少人不但捡不到漏,白跑一趟,甚至亏本的人不在少数。
古玩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老板,你这个玉佩多少钱?”
此时房间里面另外一名顾客选了一样玉饰品问价道。
他选的是一个生肖玉佩,看着是一条蛇。
“6000!”
老板看了一眼,说了价格。
“新货还要这么贵吗?”
顾客又道。
看来他也是识货的人。
“新货是新货,但它的料确是好料!你看它多油润!”
“也不算好料、俄料而已。我是专门玩玉、研究玉石的。”
对于老板说的好料,这人直接揭底。
“那你说说能出多少钱?”
“600,能卖我就买下来,照顾你的生意!不行就算了。俄料的产量可是很大的!”
顾客说着准备把玉佩放回摊位。
“你再加点,给800吧!”
“加不了,就600!”
“行吧!你拿去好了!”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还是600元成交。
顾客手机支付,也没有再看其他物品,拿着购买的物品离开了。
常顺在这里没看中想要购买的稀奇古怪的物件,也离开了房间。
他现在买东西,因为阅历丰富,不是特别、没遇见过的物品,通常都不会下手。
要么不买,要买就买没有见过的。
另外价格也不能太贵,超过一万的不会购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