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打多、以寡击众情况下放低姿态打防守反击应是正确的选择,奈何耗费天下钱粮打造的辽镇边军,在袁崇焕英明领导下他只防守不反击。魏忠贤看不惯袁崇焕龟缩流战术,每以怒而欲罢免之却苦于无合适人选敢去肯去接替袁当辽东兵头,故只得隐忍不动。辽事上,丁大用与魏忠贤看法一致:要进攻,主动进攻。这点上东江镇做了,但远远不够。毛文龙的所谓主动出击仅仅是游击队性质的敌后骚扰,小打小闹的隔靴搔痒,不堪大任。不过话又两说。丁大用从锦州镇守太监纪用以及兵部内奏中对当前军情有清晰的认识,连满桂、赵率教这样的和建奴长期作战的猛将也以为不可轻易对后金进行大军团野战。我军骑兵太少、机动性太差,打野战必定面临一打三甚至一打五的不利局面,均以为对付后金仍以固城池、结硬寨、打呆仗,步步蚕食缓缓压缩后金战略空间为妥。
“他们啊,他们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战术层面稳扎稳打自然无大错,可朝廷耗不起。我掌管内帑,辽镇钱粮能按月拨付,都是经我手出去的内帑填补的亏空。打仗打的是钱粮!”丁大用毫不避讳地在梁山军委为他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大放厥词,且是一口流利的梁山话。
“丁大人,你如何能讲一口的梁山话。”
丁大用的筷子在几个碗碟间徘徊游走,最后夹了筷辣子鸡丁入口,听到潇洒发问,正好有借口把难吃的菜吐掉。“圣上让魏忠贤在宫里开设了梁山语言培训班教习梁山简字和口语,嗯,能有大半年了。”
皇宫开设语言班的事穿越众都知道,一三五胡灯讲课,二四六赵英武执鞭。只是没想到像丁大用这样的大太监也成了他们的学生。
丁大用却不以为然道:“外省我不知,只说如今京城里的侯门朝臣哪家不请你们梁山教师教授口语白话。”
穿越众且不信,只道酒桌上的酒话、好话。丁提督笑了笑说:“不懂梁山话不方便,听不懂广播看不了大戏。”
光明剧院用梁山话演出辅以字幕,而字幅卷扬机却始终是个梗,故障频出为人所诟病,成为观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另一方面,时下观众还不习惯一心二用,如同后世看美国原版大片,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能同步接收画面与字幕,总觉得累。丁大用身在内廷不清楚地方上的琐事,穿越众却清楚,和梁山开展商贸的南方各省出于经济交流的需要,民间出现了大量野鸡语言培训班,高薪聘请驻点当地的梁山人利用工作之余当外教。市场需求大,师资力量薄弱,这些教育培训班的触手已经伸到了梁山本土,自去年下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