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
功十六,瀛国公,吕布。
功十七,越国公,鲁肃。
功十八,卢国公,周仓。
功十九,申国公,廖化。
功二十,蔡国公,郭嘉。
功二一,秦国公,李文李成儒。
李文万没料到,自己能以匠人之身,跻身国公之列。
令他更加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正二品郡公里面,匠人更是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位次。
并且在从二品的县公里面,仍是占据一半。
众人也都看出来了,接下来,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土木,大搞建设,这些匠人乃是主力军。
反正陛下已经定下了,匠人们,除去将作监,以及工部下属部门外,全部都属于事业单位,不挤占公务单位的员额。
直到男爵封完,众人满怀期待的,等陛下封官位。
然而,当刘昊读完后,向大家摆摆手,今天就到此为止了,进行下一步骤,大宴群臣。
站在广场上,哪怕想说话,没有人中间传递,陛下也听不见。
这昏君难道是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吗?大家都是安乐国的官,没人是朝官,现在不定下来,政令如何传达下去?
只得等到宴会上,再来提及此事。
张罗了半晌,总算是到了出席宴会的环节。
等到酒过三旬之后,荀彧进言。
“陛下,眼下朝中各部职位,尚不明朗,如不能第一时间委任到位,怕是政令难以下达,必将耽误国事,请陛下早日定夺。”
司马徽:说好了让我秋季来长安,还以为能委个官职,就没有然后了?陛下在搞什么名堂?
刘昊:“文若此言甚善,但,陛这些天来,一直在苦思冥想,诸位爱卿都说说看,古来的官制,有何弊端?如何能够制定出一个新的方法,来很好的规避掉这些弊端?”
张昭:“历来如此,只要君贤臣明,便可长治久安,何来的弊端一说?”
“可万一突然冒出一个昏君,又或者是,出现一个,或是连续出现几个祸国乱政的奸臣呢?大厦岂可因一个而崩塌?”
荀彧:果然,这昏君又要搞什么幺蛾子,他必然是想到了新的治政方案,才故意拖到这时卖弄的。
“恕臣等愚钝,还请陛下赐教。”
刘昊:
“朕一直在说,天下不是朕一人之天下,而是每一个人的天下,”
“这也正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