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耳朵布满了血管,就跟咱们车头的水箱散热器一个道理。但如果,它扇耳朵的同时,尾巴僵直,死死地盯着你,那你最好离它远一点,那是它真的生气了。”
“还有,它们的叫声。我们能听到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它们更多时候,是用我们听不见的‘次声波’在交流。就像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巨大聊天群。老船长只要发出一个低沉的咕噜声,几十公里外的同伴都能‘听’到它在说:‘我在这儿,我很好,勿念。’”
“哇!”“原来是这样!”
游客们发出一阵阵压抑的惊叹,他们看着象群的眼神,彻底从“看动物”,变成了“看一个智慧的族群”。
李伟又指着正在用鼻子互相缠绕的两头母象:“你们看那个动作。那不是在打架,那是它们的社交礼仪,相当于咱们人类的握手和拥抱。它们在说:‘嘿,老姐,吃了没?今天泥潭的温度不错啊!’”
他朴实又生动的讲解,引得现场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李师傅,问您一个问题,如果在野外遇到生气的大象该怎么办?”
“这位游客问的很好,在草原上,遇到愤怒的大象,我建议您立即找个阴凉的地方躺下。”
“啊?这样真的管用吗?”
“非洲草原气温高,这样可以防止尸体发臭!”
游客们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笑死我了!李师傅看起来是个严谨的人,实则是个不折不扣的段子手!”
“真他妈是神转折啊,防止尸体发臭!这个梗也太好笑了。”
“你们说得对,我当然是开玩笑的,因为非洲草原有许多腐食性的动物,即使尸体不发臭,也很难保全自己的遗容。”
游客们再次开心的笑出声,许多游客拿出手机对准了李师傅,准备录下这幽默生趣的科普过程。
“好了,言归正传。”
“在野外遇到大象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要主动挑衅或接近大象。大象是非常敏感和具有攻击性的动物,尤其是在它们感到威胁或愤怒时。因此,最好的做法是尽量避免与它们发生直接接触。”
“在接近大象或遇到大象时,要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语言。如果大象的鼻子卷起,耳朵张开,这可能表明它正在生气,并准备发动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尽快采取措施避开大象。”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大象的行进路线上,应该迅速但不慌张地离开该区域。重要的是要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