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落霞村的石板路上已响起细碎的脚步声。晓峰背着竹篓,篓里装着刚从后山采来的天然肥料,阿强扛着锄头跟在后面,铁锄把上系着的红绸在风中轻轻飘动。自从那场守护之战后,这样的清晨已成常态,村民们自发组成的护树队,每日都会绕着老槐树巡查,如同虔诚的信徒守护着心中的圣殿。
老槐树四周新立起的围栏由整根的枣木打造,每根立柱上都雕刻着古朴的符文,那是晓峰从古籍中寻来的守护纹样。围栏间隙特意留出半尺宽的距离,既防止牲畜啃食树皮,又不妨碍春风穿行。春日里,王婶会带着女人们在围栏下种下艾草与菖蒲,夏日时,这些散发着清香的植物不仅能驱虫,还为老槐树铺上了一层翠绿的裙裾。
施肥的过程充满仪式感。晓峰将发酵好的腐叶肥小心地埋在树根周围,阿强则用瓢舀起山泉水,沿着树冠投影的边缘细细浇灌。每一滴水渗入泥土,都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孩子们放学后,总会自觉地围过来,有的帮忙捡拾落叶,有的给树干系上新的祈福红绸。七岁的虎娃踮着脚尖,将写满愿望的纸条塞进树洞里:“树神爷爷,保佑阿爹的病快点好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老槐树仿佛真的感知到了这份心意。曾经有些干枯的枝桠重新抽出嫩芽,树皮上的裂痕被新生的树胶填满,呈现出温润的光泽。盛夏时节,树冠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遮蔽着半亩方塘。清晨,白鹭会落在枝头梳理羽毛;傍晚,归巢的麻雀在叶间叽叽喳喳。就连最罕见的蓝尾喜鹊,也开始在树顶筑巢,引得邻村人纷纷前来观赏。
秋收时,老槐树更显神奇。当别处的树木因寒霜而凋零,它的叶片却愈发金黄,宛如披着一身灿烂的铠甲。村民们将飘落的槐叶收集起来,有的做成书签,有的缝进香囊。这些带着树神气息的物件,不仅成了孩子们最珍视的宝物,还通过商队流传到了县城,引得文人墨客纷纷题诗赞颂。
最令人惊叹的是那年大旱,连续三个月滴雨未下,邻村的庄稼大片枯萎。而落霞村的老槐树却依旧郁郁葱葱,树冠上方时常萦绕着一层薄雾。更神奇的是,每当夜幕降临,树根处就会渗出清凉的泉水,沿着天然的沟渠流向田间。村民们都说,这是树神在庇佑村子。消息传开后,就连县太爷也亲自前来参拜,并下令立碑保护。
寒来暑往,老槐树与村民们的羁绊愈发深厚。它不仅是精神的象征,更融入了村民们的生活。春日采槐花做糕,夏日在树荫下乘凉,秋日收槐叶制香,冬日围炉讲述树神的故事。每一个节气变换,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