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外村人慕名而来,就为一睹神树风采,顺便讨个吉利。渐渐地,老槐树的传说不仅在落霞村家喻户晓,更成了十里八乡口耳相传的奇闻。
多年后,晓峰和阿强都成了村里的长辈。每当他们带着孙辈来到老槐树下,就会指着树洞,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孩子们仰着小脸,眼里满是崇拜与好奇,追问着后来的故事。而老槐树依旧静静伫立,歪扭的枝干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落霞村人。
后山的风掠过老槐树扭曲的枝桠,将细碎的月光筛落在晓峰肩头。他倚着祠堂斑驳的砖墙,手中捧着老学究赠予的《落霞村志》,墨迹在油灯昏黄的光晕里洇开,恍惚间竟与山洞中那些古老符文重叠。自从槐树洞的冒险后,这样的深夜苦读,成了他最寻常的生活图景。
曾经那个总爱揣着野果满山跑的少年,如今褪去了莽撞与浮躁。每日清晨,晓峰都会提前赶到田间,帮父母打理庄稼时,不再像从前般嬉闹走神。他会认真观察作物的长势,学着用老人们传授的古法驱虫;闲暇时,便往老学究家跑,缠着对方讲解古籍里晦涩的文字,或是听王老倌讲述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村落往事。
祠堂的梁柱间积着厚厚的蛛网,晓峰却毫不在意。他跪在布满裂痕的青砖上,仔细擦拭着供奉的族谱,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那些陌生的名字仿佛都有了温度。"晓峰,又在研究这些老物件?"某天,老学究拄着拐杖缓缓走来,浑浊的眼中满是欣慰,"你看这族谱记载,咱们村的先祖正是靠着敬畏自然,才在这片土地扎根繁衍。"
这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晓峰心中的新大门。他开始频繁出入村子各处,记录老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在村西头瘸腿的张木匠家,他听对方说起百年前山洪暴发时,村民们在老槐树下焚香祈愿,洪水竟奇迹般改道;在村东头的寡妇门前,他知晓了曾经有位外乡人因冒犯山神,莫名迷失在山林七日才被寻回。这些故事被他工整地抄录在新置的本子上,纸张渐渐积攒成厚厚的册页。
随着了解的深入,晓峰愈发意识到守护村子的责任重大。他主动承担起维护村规的任务,每当有孩童试图靠近后山禁地,他总会耐心地讲述老槐树的故事,用生动的细节让孩子们明白敬畏的意义。遇到外村人打听后山,他也不再像从前般好奇炫耀,而是神色郑重地告诫对方:"有些地方,看一眼都是惊扰。"
农闲时节,晓峰还组织村里的年轻人修缮祠堂。他们清理蛛网,修补梁柱,将收集来的故事和村规整理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