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皆是老卒!”
“这样啊……”
边将说完,便沉默了下来。
他怀疑秦凡只留了少数老卒,为的就是把战局搅浑,和他打心理战。
事实证明,他的怀疑是对的。
可他却不敢赌。
因为他手中的兵力,根本没有去试错的赌资。
而这,便是秦凡刻意留下那一万老卒的原因之一。
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为了在城中震慑,刚征收的那五万新卒。
这时,一名斥候快步跑了进来,“报,城上射下一封卷信。”
边将接过卷信,打开一看。
上面写有文字:我欲取蓟州,幽州城内有老卒一万,新卒五万余。乱世之中,能者居之,将军若想取城,尽可来取。
看完后,边将握紧卷信。
副将上前道:“将军,还继续试探吗?”
“没有这个必要了。”
边将摇头一笑道:“真是后生可畏啊,和本将打心理战的同时,又来了这么一手阳谋。”
兵者,诡道也。
虽说秦凡给他留下了这封信,但他又怎会相信呢?
故此,老卒和新卒的不确定性,让他心生顾虑。
同时,就算是只有一万老卒,其余皆是新卒,边将也不敢攻城。
因为他明白,身为攻城方,就算新卒怕死、溃败,他想从一万老卒手中拿下幽州城,最少也得需要付出两三万人的代价。
这还是,在新卒废到极致的前提下。
可拿下幽州城之后呢?他们便只剩四万余人,四万余人,一旦秦凡得到消息,回防幽州,他们四万余人又如何守得住?
届时,非但没能拿下幽州,反而还丢了虞国边陲。
也就是说,此等局势下,在对虞国边军最有利的情况下,他们几乎也是必败的局面。
此为,兵之阳谋。
副将道:“若此时不攻,朝廷一旦知晓的话,怕是会迁怒于将军的。”
“报。”
这时,又一名斥候跑来,“将军,这是城中落实的完整征民令,是前段日子以难民身份混进幽州城的斥候,趁机传出来的。”
秦凡未出兵前,巡视人员极多。
城中斥候根本传不出消息,秦凡带大军离开后,他方有机会将其传出。
边将看了一眼征民令,随即脸色一变。
副将皱眉,上前看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