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无论是路上的难民也好,各县村民也罢,皆议论纷纷。
有人质疑,也有人相信,但更多的还是被迫无奈下,为了继续苟活而入城。
第一日的时候,入城的难民和村民只有不足两千人。
第二日,有三千人入城。
第三日,五千。
这万余人大多数都是入城探路的,在确保不是当徭役,且城中还给难民提供粮食,房屋中也有取暖的柴火时,那些观望的难民和村民皆争先恐后的入城。
第四日的入城人员,便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
但更多的人还在路上。
时间飞逝,前后也就十二日的时间,十五万人的居民缺口便被堵上。
城外的空地处,还站着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难民和村民。
这群人大多都是从较远地区赶过来的,此时得知城中人员已满,征民令已截止后,皆神色落寞,生无可恋。
毕竟,他们已经没有返程的干粮了。
虽说人挪活,树挪死,但乱世之中的每一次迁移,都有着极高的死亡率。
城墙之上。
秦凡站在主城门处的城墙上,俯视着下方人群。
陈一轻声道:“寨主,用派出骑兵沿途通知征民令截止的消息吗?毕竟再这么下去,怕是会有更多人因消息堵塞而枉死在路上。”
“不用。”
秦凡摇头,“眼下这局势,咱们不怕人多。”
如今,黑龙寨兵多粮广。
特别是粮。
而乱世之中,兵多不征伐,粮多不征兵可是愚者之举。
“派人去城下告诉他们,无需折返,咱们要征兵五万。待征兵人数达到后,剩余人等就近安排,再派人送些柴火过去。”
周边各县的百姓几乎都进了幽州城,房屋都是闲置的,尽管御寒效果不好,但送些柴火,也能熬过这个冬天。
待明年开春,良田共产便可实施。
届时,自然是人越多越好,若良田不够住,那便开荒造新田!
“喏。”
陈一点头,随即喊来几名千夫长,让其出城去办。
秦凡道:“城中粮草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军用的话,一年有余。”
秦慕瑶入城后兼负后勤工作,“若加上城中十五万居民,怕是半年都撑不过。”
入城的难民是没有粮食的,周边村民家中存粮也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