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
就像没娘的孩子,全靠野路子长大。”
他忽然望向窗外,伙房方向飘起炊烟,
刘海棠正踮脚往竹竿上晾洗好的绷带,
“你们都给老子记住,
这场仗不是军队的单打独斗,是整个民族的死战。
老百姓把最后一粒米给了咱们,
最后一块布做了军装,
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 ——”
他忽然从副官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叠照片,
摔在桌上:
“看看!这是捞刀河的百姓,把自家祖坟挖了给咱们做掩体;
这是岳麓山的学生,冒死给前线送地图,
二十三个学生,只活着回来五个!”
照片上的少年穿着破校服,
怀里抱着染血的图纸,脸上还带着稚气的笑容。
古之月觉得喉咙发紧,忽然想起报告里的最后一段:
“我方胜利,胜在民心未死;
我方不足,在于民心未聚。
若能将四万万民众锻成钢刀,何愁鬼子不灭?”
他抬头看见张教育长盯着自己,合肥话突然软了些:
“你这苏北佬,字里行间带着股子狠劲,
像咱老家的老陈醋,酸得呛人,却能腌得住咸货。”
下课铃混着空袭警报响起。
张教育长突然发问:
"若持久战打十年,诸君觉得靠什么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天亮把烤糊的土豆掰成两半:
"靠这个!"
半块扔给古之月,
"老子在草鞋岭三天就啃这玩意!"
另半块往自己口中塞,
"再靠这个!"
他忽然指向窗外——
嘉陵江上的纤夫正吼着号子拖军粮船。
古之月摩挲着二十响枪套:"还要靠这个!"
夕阳把靶棚的木柱染成血色,
徐天亮摸着新领的棉军装,金陵话带着兴奋:
“古兄,你说咱下次上战场,能不能带着《百姓游击手册》?
就像当年诸葛亮发锦囊,咱给老乡们发‘土炸弹配方’——”
“先把你自己的瞄准镜擦干净吧。”
古之月笑着推开他,
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