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你先派快马将此信送往河内,交给袁昊公子。”
护卫接过密信,小心收好:“先生还有其他吩咐吗?”
贾诩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告诉公子,张济可用,但不可久用。他的侄子张绣……需格外留意。”
离开长安三日,贾诩的队伍已过潼关。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官道上,贾诩却无心欣赏沿途景致。他轻抚长须,目光落在远处一名疾驰而来的骑兵身上。
“先生,是送信的人回来了。”护卫首领低声道。
骑兵勒马停在贾诩面前,抱拳行礼:“禀先生,信已送到河内。袁昊公子命属下带回口信。”
贾诩微微颔首,示意护卫退开。骑兵凑近,声音压得极低:“公子说:‘文和苦心,吾已尽知。张绣之事,自有安排。邺城相见,再议大计。’”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挥手让骑兵退下。他望向东北方向——那里是邺城,袁绍的大本营,也是权力交织的漩涡中心。
“加快速度,三日内必须赶到邺城。”贾诩轻夹马腹,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向袁绍复命,又如何应对那位野心勃勃的袁昊。
邺城,大将军府。
袁绍正与几位谋士商议军务,听闻贾诩归来,立即召见。贾诩整了整衣冠,踏入议事厅时,目光迅速扫过在场众人——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袁绍的核心谋士几乎全在。
“文和辛苦了!”袁绍起身相迎,这位北方霸主虽已年近五旬,却依然气度不凡,眉宇间透着威严,“张济之事如何?”
贾诩深施一礼:“托主公洪福,张济已答应配合我军行动。只需十万石军粮,便可令其在西线牵制曹军。”
袁绍大喜,抚掌笑道:“好!文和果然不负所托!十万石军粮换得西线无忧,此乃大善!”
“主公且慢。”审配突然插话,细长的眼睛盯着贾诩,“张济狼子野心,昔日董卓麾下悍将,岂会如此轻易就范?贾先生莫非许了什么额外承诺?”
厅内气氛顿时一凝。贾诩面色不变,心中却暗道审配果然机警。他正欲回答,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厅外传来:
“审公多虑了。”
众人回首,只见一位锦衣青年迈步入内,约二十岁年纪,面容俊朗,眉目间与袁绍有七分相似,却多了几分锐气。正是袁绍次子袁昊。
袁昊向父亲行礼后,目光灼灼地看着贾诩:“贾先生智谋超群,必是看准张济处境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