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衡吓得连夜准备,炀帝却在他家一住就是三天,天天设宴。
“爱卿家这厨子不错,”炀帝啃着鹿腿说,“比宫里的强。”
张衡只能赔笑:“陛下谬赞了。”
回到洛阳没多久,西域商人来张掖做生意的消息传到了炀帝耳中。
“裴矩,”炀帝召来吏部侍郎,“你去管管这事。”
裴矩是个精明人,他找西域商人聊天,把西域的山川地理摸了个透,还画了地图。
三个月后,他带着《西域图记》回京复命。
“陛下,”裴矩跪在地上,眼睛发亮,“西域富得流油啊!
那些小国都盼着归顺大隋呢!”
炀帝一听就来劲了:“仔细说说。”
裴矩展开地图,指着上面三条路线:“北路到伊吾,中路到高昌,南路到鄯善,最后都汇到敦煌。”
“好!好!”
炀帝拍案叫绝,“接着说!”
“其实以我大隋的威德,收服西域易如反掌。”
裴矩越说越激动,“就是那些突厥人在中间挡道。
只要派个使者去,保管他们都来朝贡!”
炀帝听得心痒难耐,当即赏了裴矩五百匹绢帛,还天天召他问西域的事。
裴矩也是个会来事的,把西域说得天花乱坠。
“陛下,吐谷浑那儿遍地黄金啊!”
裴矩眼睛眯成一条缝,“打下来易如反掌!”
炀帝彻底被说动了,马上任命裴矩为黄门侍郎,派他去张掖招揽西域商人。
那些胡商哪有什么真心归顺,都是冲着裴矩许诺的好处来的。
裴矩也大方,金银财宝随便送,哄得西域各国使节纷纷来朝。
这下可苦了沿途郡县。每过一个使团,就得招待迎送,花费不计其数。
地方官叫苦连天,却不敢不接待。
“这个月都接待三拨了,”一个县令对着账本发愁,“再这么下去,县库都要空了。”
师爷叹气:“谁说不是呢。
可上头有令,谁敢不从?”
就这样,为了满足炀帝的虚荣心,大隋的国库像破了洞的米袋,哗哗地往外流。
百姓的赋税越来越重,官员的盘剥越来越狠。
这,正是大隋逐渐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隋炀帝的野心还是没有满足。
到了大业四年(公元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