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虚名,此战必胜。”
众将疑惑:“敌军壁垒森严,如何攻破?”
杨素不答,只点选精锐,趁夜潜入霍山。
山路崎岖,荆棘密布,士兵们攀藤附葛,艰难前行。
终于,他们绕至高壁后方。
黎明时分,杨素拔出佩剑,厉声喝道:“擂鼓!放火!”
刹那间,战鼓震天,火光四起。
赵子开正在帐中酣睡,忽闻喊杀声,惊得跳起:“怎么回事?
隋军从何而来?”
营中乱作一团,士兵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赵子开见大势已去,只得狼狈逃窜。
此一役,汉王叛军折损数万,元气大伤。
杨谅接到儿子战败的消息,顿时慌了神。
他急忙召集残部,好歹凑了十万人马,便带着全部兵力出城,直奔嵩泽设防。
不巧正赶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行军受阻。
军队士气低迷,杨谅心中动摇,想要撤军回城。
这时,谘议参军王頍上前劝阻:“殿下,杨素孤军深入,人困马乏。
若我们派精锐骑兵突袭,必能取胜!
若未战先退,军心涣散,待到杨素大军压境,谁还敢为殿下拼命?"
杨谅听了,却犹豫不决,最终摆摆手:“雨势太大,还是先退回清源再说。”
王頍叹了口气,心想:汉王不听裴文安之计,如今又不纳我的建议,岂能不败?
回到营帐,王頍叫来儿子,压低声音道:“汉王败局已定,你赶紧收拾行装,随我离开,免得沦为阶下囚。”
儿子一惊:“父亲,我们就这样走了?”
王頍苦笑:“不走,难道等着给汉王陪葬?”
当夜,父子俩悄悄整理行装,准备找机会逃离。
还有那个南陈旧将萧摩诃,如今也跟着杨谅混饭吃。
七十三岁的老将,胡子都白了,偏被杨谅当救命稻草似的供着。
要说这老将军当年确实威风,可如今嘛......
您瞧,杨素大军压境时,萧摩诃带着兵马上阵,身后那些小崽子们早吓得腿软,就剩个老头子举着长枪往前冲——这不找死么?
果然一个照面就被杨素的人捆成了粽子。
消息传回城里,杨谅正抓着清源城的墙砖发愣呢。
先前仗着有王頍出主意、萧摩诃打仗,现在倒好,一个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