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只断了翅的鹤。
秋雨连下十日时,炀帝收到素绢遗表。
他盯着“乞葬柳氏”四个字,朱笔悬在半空。
墨滴在“柳”字上,化开像座孤坟。
“埋到洪渎川。”
他突然说,“用庶人礼。”
内侍低头应诺时,看见皇帝袖口沾着杏花胭脂——那是公主及笄时他赐的。
且说炀帝叱退公主,天色已晚。
殿中烛火摇曳,照得他面色阴晴不定。
“宣华......”
他喃喃自语,指节敲着龙椅扶手。
这时,一名宫嫔踉跄闯入,扑通跪倒。
“陛下开恩!”
那女子抬头,泪珠滚落脸颊。
烛光下,正是容华夫人蔡氏。
她云鬓散乱,活像雨打的海棠花。
炀帝眯起眼。
这容华虽不及宣华绝色,却也算得上人间尤物。
他心头一热,好色之念又起。
“爱妃何故如此?”
他假意关切,伸手虚扶,“且安心住着,朕岂会亏待于你?”
容华拭泪谢恩,退了出去。可谁想得到呢?
当夜炀帝就摸进了容华寝宫。
红烛高烧,锦帐低垂。
这新得的美人,到底和宣华夫人一样,难逃厄运。
容华胆子小,听说宣华已经顺从了炀帝,心想:“与其抗拒受苦,不如跟着学样。”
她不知道,这就是人性。
人在权势面前,往往会选择最容易的活法。
更何况,宫里人都明白,违抗圣命的下场是什么。
“娘娘,皇上今晚又要来。”
侍女小声禀报。
容华的手一抖,茶盏差点跌落:“宣华姐姐那边...可还好?”
“宣华娘娘现在很得宠呢。”
侍女意味深长地说。
烛火摇曳,映着容华苍白的脸。
她咬了咬嘴唇,终于点了点头。
就这样,容华也成了炀帝的新宠。
一箭双雕,炀帝自然心满意足。
这事记载在《隋书》后妃列传里,并非后人杜撰。
六七天后,先皇灵柩终于返回京城。
炀帝忙着给先帝上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
两个月后,葬于泰陵。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