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又不想与强大的刘裕为敌。
于是,北魏国主决定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
大臣们纷纷来到御书房,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潼关是天险之地,刘裕用水军攻打很难成功。”一位大臣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如果他上岸向北进攻,那就比较容易了。”另一位大臣补充道。
“况且刘裕虽然声称是攻打秦国,但他的真实意图却难以捉摸。
今日他攻打秦国,谁又能保证他日他不会来攻打我们呢?”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我们与秦国是联姻之国,更应该相互救援。”又有一位大臣附和道。
“因此,我们应该发兵截断黄河上游,阻止刘裕向西进军。”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然而,就在这时,博士祭酒崔浩却站了出来。
他摇了摇头,表示反对大臣们的意见。
“刘裕早就图谋攻打秦国了。”
崔浩缓缓说道,“现在姚兴已经死了,姚泓又懦弱无能,国内又发生了很多动乱,秦国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
刘裕这次大举进攻秦国,志在必得。”
“如果我们阻止他向上游进军,他一定会心生愤怒,转而向北进攻我们。”
崔浩继续说道,“这样我们就会代替秦国成为他的敌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北魏国主问道。
“我认为我们应该借道给刘裕,让他向西进军。”
崔浩说道,“然后我们再出兵堵住他的东路。
如果刘裕成功了,他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之恩,不会与我们为敌;
如果他失败了,我们也有救援秦国的美名。这是一举两得的上策。”
“可是,南北习俗不同,我们怎么能放心让刘裕占据恒山以南的地方呢?”
一位大臣担忧地问道。
“即使我们放弃恒山以南的地方让刘裕占据,”崔浩微笑着说道,“他也无法驱使吴、越的士兵与我们争夺河北的地盘。
因为南北之间的差异太大了,他们无法适应北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担忧。”
崔浩的一席话,让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觉得崔浩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既考虑到了当前的形势,又预见了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