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邵明珠提了,他准了,下面执行就是。
邵明珠心中大定!终于不用天天早起了!一周还能休一天!这日子有盼头了!他脸上笑容更盛:“陛下从谏如流,虚怀若谷,实乃明君之相!”
两件“福利”大事搞定,邵明珠心情舒畅,开始今日的正题——授课。
“陛下,今日臣不讲经史,不讲兵策。”邵明珠正了正神色,“今日,臣与陛下谈谈……钱。”
“钱?”司马邺有些好奇,“老师要讲如何敛财充实国库吗?”
“非也非也。”邵明珠摇摇头,“敛财是手段,今日要讲的是‘钱’本身,或者说……货币。”他拿起案几上几枚不同朝代、不同成色的铜钱,摆在司马邺面前。
“陛下请看,此乃五铢钱,此乃开元通宝,此乃我朝新铸之‘泰和重宝’。”邵明珠指着铜钱,“它们大小不一,成色各异,重量不同,为何都能用来买卖东西?为何百姓愿意用辛苦种出的粮食、织出的布匹,来换取这些小小的铜片?”
司马邺想了想:“因为……朝廷规定它们可以当钱用?”
“陛下聪慧!”邵明珠赞许道,“此乃其一,法定价值!朝廷赋予其权威,使其成为交易媒介。但更深一层,是信任!百姓信任朝廷,信任这枚铜钱背后代表的购买力是稳定的!不会今天能买一斗米,明天就只能买半升!”
他拿起一枚铜钱,在指间翻转:
“货币,如同国之血脉!其流通顺畅,则百业兴旺;其阻滞混乱,则民生凋敝。陛下可知,为何前朝末年,物价飞涨,一斗米需车载铜钱?”
“因为……钱多了?”司马邺试探着问。
“钱多了只是一方面。”邵明珠解释,“关键在于,朝廷滥发劣币!铜钱越铸越薄,含铜量越来越低!甚至发行铁钱、铅钱!百姓不傻,他们知道这钱不值钱了!为了买同样一斗米,就需要更多这样的劣钱!这就是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故,治国理财,首重币值稳定!朝廷铸币,需有定规!成色、重量,务必统一!严禁私铸!更不可为解一时之困,滥发劣币,饮鸩止渴!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其次,货币流通,需有信用支撑。我朝新铸‘泰和重宝’,成色足,分量重,工艺精良!百姓乐于使用,商贾流通便利。此乃稳定民心、繁荣经济之基石!”
邵明珠没有深入讲准备金、汇率、货币政策等现代概念,只是用最浅显的例子,向少年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