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襄国城外,晋军大营,中军帅帐。
襄国决战的血腥气息尚未完全散去,军营中已开始弥漫战后整编的忙碌与新生的希望。胜利的余晖中,并州刺史刘琨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大营。
营门大开,刘琨一身甲胄未卸,大步走入帅帐,望见御座上的司马邺,以及端坐于左首、气度渊渟岳峙的邵明珠,他神情肃然,撩袍便拜:
“臣,并州刺史刘琨,拜见陛下!吾皇万岁!拜见燕国公!末将来迟,未能亲践襄国战场,目睹石勒授首,实乃憾事!然闻公爷神威,陛下天威,一举荡平羯逆主力,臣心振奋!在此恭贺陛下,恭贺燕国公!”
司马邺见到这位北地抗胡名将,面带笑容:“刘刺史请起!并州屏藩之功,朕与燕国公铭记于心!若非刺史在晋阳牵制,又遣祖先生率精骑助阵,此战未必能如此顺利!卿不必自责。”
邵明珠也拱手还礼,目光深邃:“越石兄客气了。襄国之捷,乃将士用命,陛下洪福,非一人之功。兄于并州坚守孤城,令胡虏不敢窥伺太原,已是擎天之柱。”
刘琨起身,看向邵明珠,眼中带着复杂的敬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眼前这位年纪轻轻却已位极人臣的燕国公,其雷霆手段与盖世功勋,让他这个老将也深感震撼。
众人重新落座,议题转向战后的河北格局。
祖逖率先出列,朗声道:“陛下,国公!石勒虽败走,然冀州南部(赵国、广平、阳平等郡)尚有余孽盘踞或处于无主混乱状态。此乃膏腴之地,亟需王师抚定!”
他的目光投向刘琨:“并州刘刺史,久镇北疆,威望卓着,更熟悉赵地情形(晋阳毗邻)。且此次襄国决战,晋阳虽未直接参战,然遣奇兵助我军破敌,亦有大功!臣斗胆举荐刘刺史率本部并州精锐,南下收取冀南诸郡!”
邵明珠与王浚交换了一个眼神,均微微点头。这是个顺理成章的人选,也是给刘琨名正言顺扩张影响、获得更多政治资本的机会。邵明珠当即道:
“士稚所言甚是。冀南毗邻司隶(洛阳方向),位置紧要,亟待安抚。越石兄,收复冀南,安定地方的重任,非兄莫属。”
刘琨闻言,心中一动。这是实打实的地盘和功劳!他强压激动,抱拳道:“承蒙陛下与国公信任!琨必当竭尽全力,速定冀南,抚慰百姓,不负圣恩!”
邵明珠补充道,语气带着告诫与深远考量:
“越石兄此去,务必稳扎稳打,以抚为主,剿抚并用。对于石勒溃散的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