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赖文光的嗓音在河畔的风中显得格外急促,仿佛能穿透这初秋的薄雾。
他站在贾鲁河畔,双手叉腰,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那些眼中含泪,小跑着通过人桥的太平军士兵。那是一座用血肉搭建的桥梁,由小李村的村民们组成。他们站在冰冷的河水中,双手紧紧相扣,身体微微颤抖,却无一人退缩。村民们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仿佛在诉说着对太平军的信任与支持。
萧有和站在人桥的尽头,望着这一幕,泪水不知何时已模糊了他的双眼。他抬手轻轻抹去,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百姓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太平军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希望的桥梁,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支撑,更是心灵上的呼应。他深知,后世的那支军队正是因为将百姓装在心里,才赢得了人民无私的支持。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太平天国的未来,那是百姓与军队携手共进的光明之路。
装备和粮食被小心翼翼地装上船只,缓缓渡过河去;而士兵们则轻装上阵,踏过村民们搭建的人桥。近万人的队伍,在山洪即将爆发的最后关头,奇迹般地渡过了贾鲁河。当最后一队士兵踏上对岸时,村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那欢呼声中,既有疲惫,也有欣慰,更有对太平军的信任与期待。“还回来啊!”不知谁在喊。过河的太平军士卒闻声回首,萧有和的眼眶又有些湿润了。
告别了小李村的父老乡亲,萧有和预备按照原计划,继续向西北方向的中牟前进。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时,黄文金忍不住感叹道:“真是奇迹啊!”他望着渐渐远去的小李村,眼神中满是敬意,“想我戎马半生,跨过多少江河,却从未见过这般景象。百姓竟甘愿为我军以血肉之躯搭桥,这等情谊,真是……真是……”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摇头。
赖文光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堵王说得是。想当初我等起义,不过是为求一条活路,何曾想过能得百姓如此相待。”他望向萧有和,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军师,你说这是为何?”
萧有和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遵王有所不知,这世间百姓,所求不过温饱平安。朝廷腐败,官府欺压,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我太平军纪严明,不扰民,不害民,公平买卖,自然能得民心。”他的话语中透着坚定,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宗旨与信念。
“说得好!”一个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打破了沉默。众人回头,只见洪天娇带着几名夜鸢快步走来。她一身劲装,英姿飒爽,脸上却带着几分凝重。她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