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历经了抗日、解放战争。1950年志愿入朝,入朝后通过人民军战友的帮助很快掌握了朝鲜语。1953年在金城战役中因伤与部队脱离,老爷子独自在半岛游荡了36年直到1989年辗转回国。
老爷子一向都是积极乐观,一句都没有提起那段日子有多苦多苦,班行远却知道那是难以想象的艰难,毕竟他可是在那段艰难又动荡的日子里在半岛整整生活了12年,期间的贫穷、困顿、饱受欺凌……不足为外人道。爷爷是他唯一的依靠,把他保护教育的很好,很好,嗯,应该是非常非常好。
班行远是老爷子在金海市的一个偏僻的角落捡到的,那天他应约与一位忘年交喝酒到半夜,回去的路上隐约听到孩子的啼哭,循声找过去,一个被襁褓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婴儿,那一天是1976年3月2日。
襁褓一看就是全新的,孩子的头下压着一张纸,写着名字什么的。因为一直哭个不停的原因,湿了一大片,很多字都分辨不清了。也许这就是缘分,几经寻找,完全没有孩子父母的任何线索,老爷子就决定要把这孩子养大。或许是觉得这襁褓里有这孩子出生的秘密,抱着孩子回到住处就解了下来,认真的擦洗干净,连同那张纸细心的收藏起来,以后一次都没有用过。
班老爷子从没有放弃回到那片大陆的梦想,在两国特殊的关系下这一愿望看起来遥遥无期,老爷子也没有一点着急的心态,坚信那一天会很快的到来。作为一名根正苗红的华夏人,老爷子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养大的孙子也是根正苗红的华夏人,打小就开始了对班行远的教导。因为担心学校会带偏这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也没让行远上学,而是坚持带在身边——其实是骄傲如他根本就看不起。老爷子作为一个青年时代就开始做学问的人,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想尽办法去学习研究,身困半岛老爷子不经意间就把半岛的历史文化看了个通通透透,对那个国家别扭的民族心态是真瞧不上眼,在教导班行远的时候不经意间会谈起,谈半岛历史文化的源流演变,尽管好听的话不多,但真真是句句一针见血。
在老爷子的言传身教下,班行远对自己是一名华夏人的事实发自内心的深以为然。由于自小接受古典教育,加之与外界接触少,班行远养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身上带着古风古韵,像是古代穿越过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身处异国,尽管没有工作老爷子却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谋生。交际圈变小了,不像年轻时朋友遍天下,但仍结交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