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这两个词说起来简单,可以写出很长的一段冠冕堂皇的话,但要是做到的话真的很难。哪些材料到了金泰熙那里,金泰都没看全都给了吕欣。吕欣这孩子真的非常认真负责,拿出做作业的态度来对待,挑出来无数的毛病,比交上来的材料还厚。
道理其实很简单,就看是不是出于公心,但是很少有人做的好,特别是进了那个圈子以后。
修改了很多次,一直到2014年的9月还是那些车轱辘话,那就索性停一段时间好了。
9月中下旬班行远差不多都在山河四省走访了解下面的情况。这个冬天要进行大规模的大气治理了,班行远需要知道下面是不是做好了思想和行动的准备。差不多转了10多天,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企业。情况不是很乐观。
首先是有很多发展阶段难以避免的问题,不少欠账。一些行业确实存在普遍的污染问题。但是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全都归结到企业身上。作为管理者道、府、县你不能在吃红利的时候采取放纵,而到了需要治理的时候两手一摊全都推给企业。企业肯定要加强自身管理的,但是官府也需要出力。
第二就是管理者自身的问题,表态很好,有决心有毅力,但是不知道怎么做。而且在2013 年班行远调研时候提出的在如何保证重点区域和其他区域的同类与企业承担同样的污染治理工作标准这一问题上没有任何进展。
将来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班行远已经想得很明白了,重点区域往死里管,其他地方放任自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治理成本增加、竞争力减弱……最终进入进入恶性循环。
班行远非常不满意,在最后一天的座谈会中对相关地方的总督、布政使和中书省部门主管给予了严厉的批评。那些人大部分都比班行远要大十几二十岁,一个个的被说的面红耳赤。这一次班行远很罕见的学了他们一贯的做法,我不管你们怎么想、怎么做,我只要结果。
当然了班行远也不是说袖手旁观,很多事情还是要亲自下手的。就比如有几位总督身兼中枢成员,班行远不出面的话会让下面的人很为难,他不对等啊。
回京城第二天是9月26日,例行在研究院办公。一大早金泰熙就带着行李和他一起去了研究院,两口子要和李富真共同商量一件事,定好了之后金泰熙会带队去看研究院的卫星发射,之后和李富真一起去青海实地考察太阳能发电。
这原本是一个挺简单的事情,至微公司谈好之后投资就可以了,用不到金泰熙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