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跪身相谢:“昔年若不是教郎君救于水火,小的同爹娘老子哪有今日的好光景。如今郎君又与小的如此费心,小的当真无任感激,必当是勤谨忠心的为府上做事。”
铁男在京城里住了两日,便返还了磷州去。
手头得了卖宅和小楼的钱,手头一下子就宽松了起来。
接着又拿出三百贯,在京郊置地。
两厢就去了七百贯的大头,立时铁男送上来的一千五百八十贯就去了一半。
祁北南看着账目可观,于是翻看了黄历,选定了四月初九这么个宜嫁娶的日子。
这事往吏部一禀,那就是定在铁板上的事了,轻易做不得毁,否则便是借故假休,那可是要治罪的。
祁北南来京时间不算长,熟悉的同僚就那么几个,亲眷又都在老家,能来的不多。
“若是能在县里办宴,必是热热闹闹的,能办个四五十桌。”
“四五十桌京里如何摆得下,还需去赁宅子置宴,更添麻烦。”
一边上收拾箱子的蒋夫郎也道:“是啊,人少些不麻烦,来的人多人少不要紧,要紧的还是你们俩成亲这个事儿。熟好的几桌子人来吃个宴,也一样热闹舒坦。”
他点看了这些时月蒋夫郎陪着萧元宝一同采办的日用,已经装了二十抬箱子。
又有床上用物,春夏薄缎鸳鸯盖被,鸳鸯枕,床帘,幔帐;秋冬厚棉暖褥,兔毛垫子……八铺八盖。
外还有四季的衣物料子,药材香料,就不一一细说。
按理来说是萧家当与萧元宝置办好的,但家中那般情形,也没那许多讲究早早的给他置办出许多的嫁妆来。
“还不曾置办首饰么?”
萧元宝道:“我想着不必要,这些东西已然够多了。”
那些金银首饰的,轻易的就是百贯的钱不说,他也不如何爱戴。
祁北南知晓他的顾虑,道:“便是哥儿的首饰不似姑娘的多,可也有得能办,能买。”
“前些时候,我瞧街上有贵家的哥儿戴璎珞,倒是很精致好看。”
说罢,他看向蒋夫郎:“教蒋夫郎与你掌眼,一并去挑,若教我一应与你买来,那可未必入得了你的眼。”
萧元宝受两人的劝,便只好应了下来。
八个匣子的首饰,足费了三百贯钱去。
京都置宴再是容易不过,出门寻了四司六局,一应教与他们,办的那叫一个妥妥帖帖。
碗碟儿盆盘,能选的就更多了,有官窑的,有民窑的;还有金制的、银制的;
萧元宝看得眼花缭乱,就是蒋夫郎与人做了半辈子的席面儿,也还是头回见着如此周道的备席人。
两人瞧看了半晌也看不出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