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德国舰载机的性能弱点被暂时掩盖了起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掩盖终究难以持久。一旦战斗持续下去,德国舰载机的这一弱点必将逐渐暴露无遗,
成为其最为致命的短板。
随着时间的一点一点的过去,双方的机群的战斗越来越激烈。美国海军的五十多架战斗机,正遭遇德国战斗机的围殴。德国战斗机飞行员的战斗力确实强悍,
但是,第四道狙击线上的战斗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德国控制了海上航道大批战斗机被送到此处的战场上,德国空军强大的战斗力,让美国空军艰难的狙击着。
美国订购的数千架战斗机也在持续不断地被消耗掉!原本数量众多的战斗机在逐渐的减少,美国空军需要不断地补充新军机。
拥有大量丰富战斗经验的德国空军一直在压制着美国空军,美国总指挥部队不断地催促麦克准将的舰队尽快结束海上的战斗,支援第四狙击线上的战斗。
德军北美总指挥部也在不断催促埃里希上将,尽快歼灭美国大西洋残余舰队,从美国东海岸发起进攻,让美国两面受敌,顾此失彼。
在北京的德国全权大使路德维希,在完成与中方的谈判后,立刻将整个谈判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并通过电报发送给了远在德国的元首希特勒。
这份报告包含了双方的争论要点、以及中方坚决否定德国无理要求等内容,可谓是面面俱到。然而,当路德维希收到希特勒的回电时,却有些出乎意料。
回电中,希特勒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指示或意见,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知道了”。这让路德维希感到有些困惑,因为通常情况下,
元首一定会对这样重要的事务发表一些看法或给出一个命令。尽管如此,路德维希还是按照出发来华之前和元首商定的计划,考察了先进战斗机的性能。
然后,命令采购组订购了一批数量为500架的先进战斗机以及相应的弹药。这些战斗机正是王部长在谈判时所提到的那款战斗机,
无论是战斗机的性能和技术都要比德国现役的战斗机优秀那么一点点。路德维希心里暗自揣测,这也许是希特勒对以后在中国采购装备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只是暂时不想透露出来。无论怎样,他都必须按照元首的意思继续推进采购工作,确保这批先进战斗机和弹药能够按时、顺利地交付,尽快运送到北美大陆。
美国的采购团虽然没在北京,但美国在北京设立了临时代办处,原来在南京的美国大使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