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平州精锐、冀州还有着那个陈猛,你以为这三州的精兵悍将都是摆设?”
他猛地驻足,指尖狠狠点向舆图上闪烁的红点:“你眼下的胜仗,不过是占了大周朝廷用人失当的便宜!”
“那群酒囊饭袋带领什么兵马,也不可能赢得胜利的,倘若那杨元超重用石正,或者用那个宋襄,也不至于如此!”苍老的声音陡然拔高:“更别忘了,大周各地新心怀鬼胎,若是他们联合起来,你又如何能赢得了他们?”
宋襄自洛阳城失守后,他就和他的搭档公孙正投诚了……而杨元超本来是想砍了他俩的,不过最后放过了他俩,虽然放过了这俩人,但是杨元超并没有重用这俩人……
不过欧阳通迁都的时候,则是把这来人给带上了,因为宋襄的地位在南方是很有份量的,是十分需要宋襄的帮助,或者说是他家族的帮助。
"李思,你实在令我失望透顶!"李君痛心疾首,目光如炬:“从今往后,战事无需你插手。”
“留在我身边,多读儒家典籍,研习治国之道,莫要再碰兵戈之事。”
“前线军务,就交由呼延成俊负责。”
李思面露不甘,急欲辩解:“父亲,您……”
“不必多言!”李俊抬手制止,语气不容置疑。
这时,李若挺身而出,恭敬行礼道:“父亲,前线若无李氏族人坐镇,恐难服众。”
“若大哥不便前往,儿臣愿代大哥出征,还请父亲恩准。”
李俊闻言,陷入沉思。
确实,将数十万大军交予外人,始终令人难以安心。
虽说呼延成俊是内戚,但终究不姓李。
思忖片刻,他看向李若,缓缓点头:“也好,就让你去。”
“但记住,我军乃仁义之师,切不可重蹈覆辙。”
李思神色一怔,目光落在李若身上。
这个素来谦逊恭顺、整日与文人为伍的弟弟,此刻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他忽然意识到,这个看似与世无争的弟弟,或许并不像表面那般单纯。
以往,他从未将李若视为竞争对手……自己精于骑射,通习六艺,深得父亲器重。
而李若终日沉浸于文墨,与俘虏交谈,对自己也一向恭敬有加。
但今日这番主动请缨,却让他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望着父亲不容置疑的神情,李思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最终,他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