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数以万计的流民,困于饥寒已久,本就如风中残烛、一触即溃。”
“若强行驱离,无异于逼入绝境!”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一旦激起民变,这些走投无路的流民必成燎原暴民,届时数万饥民揭竿而起,在益州境内烧杀劫掠,州郡城池恐将陷入动荡。”
“王上即便坐拥雄兵,又如何能在乱局中安枕无忧?”
“还望王上三思!”
“要知道,一旦生成暴乱,那么一些宵小之辈,必然想趁乱而起,到时候,这民变可能有数十万之众!”
“而王上,归为蓉城王,想安然,恐怕难以!”成前看着杨雄说道。
杨雄虽然是一个十分贪财之人,但是他明白,此人也是一个能听进去良言的人,也是一个明是非的人,只要给他说出其中的要害关系,那么他必然会知道该怎么办的。
“若依卿之策开仓放粮,一旦生出兵乱,军中粮草与将士饷银该如何保障?”
“卿想必清楚,北边关中战端已开,若朝廷征调本王北上驰援,届时大军粮草,军需供给又当如何?”
“粮仓所储乃维系战事的命脉,若无充足钱粮,难道要让将士们忍饥挨饿上战场?”
“诚然,卿或许认为仓中存粮可支三年,足以应对赈济之需。”
“但这三年储备,本是为应对益州百姓灾荒所留。”
“如今秦、凉、雍三州流民涌入,若开仓施救,恐生连锁反应。时日一久,四方灾民闻风而至,有限的存粮终将难以为继,届时益州危矣!”
而成前看着杨雄,他沉默了一会,随后咬了咬牙,然后说道:“王上,若真有意挥师北上,岂会按兵至今?”
“谈及出征,臣敢问,以我益州兵力,若对上杨瑜、杨颖,或是盘踞雍州关中作乱的宋部,究竟有几分胜算?”
“仅靠三万精锐守城有余,出征却远非敌手。”
“王上或许要说益州实则拥兵十万,但其中七万之众,多由本地世家大族与少数民族部落掌控,他们岂会任由王上随意征调?”
“王上如今按兵不动,不就是因为这些状况吗?”
“而此番开仓赈济,实乃长远之计。”
“流民得王上救济,必感怀于心、甘愿效命。”
“待四方灾民汇聚,从中选拔精壮编入军伍,王上亲掌的兵力将数倍扩充。”
“届时手握重兵,顺势收归世家与部落兵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