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乘势调出资源分配模型,绿色线条在各国武器需求间游走:“这是动态调配方案。当某国境内出现菌丝活动,该国优先级自动提升30%;当预警系统捕获菌丝云,所有防御武器的燃料配额即时共享。”
“风险评估?”汉斯的指尖悬在“确认”按钮上方。
“我预判了七种极端情况。”我点开加密文件夹,“比如日本激光炮因模块故障瘫痪,我们用韩国的电磁炮填补缺口;再比如俄罗斯反导系统被寄生体入侵,德国近地防御网的冗余能源可以支撑其重启——”我指向模型中闪烁的金色节点,“这是您最关心的:德国始终保留15%的燃料作为战略储备。”
汉斯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窗外的柏林墙遗址在暮色中泛着青灰,他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带着释然:“林博士,你比我更像个德国人。”他按下确认键,全息屏闪过一道绿光,“燃料调配方案明天同步各国,我会亲自盯着运输队。”
我起身时,西装内袋的卫星电话开始震动。
是卢峰发来的定位:北京航天城会议中心。
北京的秋夜带着凉意,我推开会议室大门时,投影屏正显示着反物质炮的三维模型。
赵博士站在台前,镜片上蒙着层白雾——他又把马克杯贴在脸上了,这是他紧张时的老习惯。
“林博士到了!”卢峰从后排站起来,战术靴磕在桌角发出闷响。
三十多双眼睛唰地转过来。
我扫过赵博士眼下的青黑,扫过张工被液氮冻伤的右手(他还戴着露指手套),扫过几个新人工程师发亮的眼睛——他们是上周刚从国防科大调来的,履历表上写着“抗辐射材料专家”。
“汉斯同意了。”我把柏林的授权书拍在桌上,会议室瞬间炸开嗡嗡的讨论声。
赵博士的马克杯“当啷”掉在地上,他蹲下去捡,我看见他后颈的白发比三个月前多了一倍。
“安静。”我提高声音,“燃料有了,材料有了,但我们只有五十八天。”我指向投影屏上的倒计时——世界树菌丝云预计在174天后抵达柯伊伯带,“赵工,抗干扰模块的钒钢涂层进度?”
“昨天完成了第一版测试。”赵博士扶了扶眼镜,声音里带着少见的雀跃,“氮化硼涂层能扛住反物质炮120%的能量溢出,就是……”他的声音突然顿住,目光扫过台下。
“说。”我直觉不对。
“涂层需要用到铼钼合金。”赵博士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